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民族民间舞素材的教学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精神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民间舞蹈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淡忘和边缘化,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应当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创新这些宝贵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的重要责任。高校舞蹈编导专业需要关注民族民间舞蹈素材的教学,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素材,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和责任感,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培养发展学生的舞蹈审美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未来的舞蹈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民族民间舞蹈概述
1.1民族民间舞蹈起源
民族民间舞蹈是指由民间人民群众创作并表演的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民族民间舞蹈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根据狩猎、农耕、祭祀等活动的需要创造了各种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这些舞蹈既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传递信息和娱乐身心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舞蹈逐渐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表达了人们的生活习俗、信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巫术、祭祀、战争等活动中。巫术和祭祀活动中,群众通过特定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来祈求神灵保佑、消灾避难;战争活动中,人民群众通过威武雄壮的舞蹈来鼓舞士气、振奋人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舞蹈逐渐发展成为各民族独特的舞蹈形式。例如,汉族的龙舞寓意着祥瑞和吉祥,是汉族文化中的重要舞蹈形式。苗族的芦笙舞则是苗族人民表达欢乐和团结的方式。现如今,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心灵相通的民间艺术。通过舞蹈,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民族和地方的特色,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1.2民族民间舞蹈特征
1.2.1群众性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源自民间、由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自己创造并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深刻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念,代表民族文化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这种舞蹈形式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加之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节奏、服饰等都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此外,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这种舞蹈形式不仅仅是为了表演给观众看,更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文化需求。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中,表演者与观众是相互融合、相互交流的,表演者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感受,观众则通过观赏舞蹈来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念,这种互动关系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社会影响力。
1.2.2民族性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生活习俗、信仰观念和审美追求,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格,这些舞蹈在表现内容、表演技巧、服饰道具等方面都具有多样性,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多彩。例如,汉族的秧歌舞、藏族的弦子舞、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各个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特征。
1.2.3自娱性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反映人民群众自我娱乐、欢聚和交流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在舞蹈表演中,表演者通过身体动作、音乐节奏和表情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情感交流的满足,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通过舞蹈的形式,人们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展现出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幸福的愿望,达到互相了解和增进感情的目的。
2.高校舞蹈编导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编导专业的社会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舞蹈编导专业是培养舞蹈领域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学科,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舞蹈编导的理论和实践,能够具备独立进行舞蹈创作的能力。舞蹈编导人员需要具备扎实舞蹈基本功以及舞蹈动作表演能力,熟练地掌握各种舞蹈技巧,将个人的创意转化为具体的舞蹈动作和形式,并能够指导舞蹈演员进行排练和演出。同时舞蹈编导人员需要具备对舞台艺术的策划能力,包括舞蹈作品的整体构思、舞台布置、灯光音效的设计等,将舞蹈作品与舞台的环境和技术要求相结合,创造出艺术效果和观赏性。现阶段,在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艺术,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还需要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编导能力和表演水平。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民族民间舞素材应用的价值
3.1丰富舞蹈编导教学内容
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通过引入民族民间舞素材,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从而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知识面。这种跨文化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和多样性,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这种丰富多样的舞蹈素材也可以为学生的舞蹈编导创作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灵感,使他们在将来的舞蹈编导工作中具备更广泛的艺术视野和创作素材。
3.2注重各类舞蹈素材应用
舞蹈编导教学多数使用现代舞元素来进行编创,而忽视对舞蹈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应用。通过引入民族民间舞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舞蹈创作中,以丰富舞蹈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应用民族民间舞素材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导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舞蹈编导人才。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也可以为舞蹈编导专业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通过运用民族民间舞素材,学生可以将传统的舞蹈元素与现代舞蹈手法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作品风格,这种跨界融合的创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特表达的能力,加之学生需要不断进行创作和排练,创新应用民族民间舞素材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同时,民族民间舞蹈通常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情绪,通过对这些舞蹈的深入研究和表演,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舞蹈艺术的内涵,有助于学生在舞蹈编导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使学生的创作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技巧训练和作品模仿,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通过引入民族民间舞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舞蹈创作中,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创作出更具个性和特色的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导能力,为中国的舞蹈艺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4加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了重要的任务。在舞蹈编导的专业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学习和表演民族民间舞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关注,从而在舞蹈编导过程中更好地运用本民族舞蹈元素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同时,通过编导创作和演出,学生也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舞台艺术中,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还可以为现代舞蹈艺术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推动舞蹈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4.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民族民间舞素材的应用路径
4.1关注舞蹈与民族音乐的结合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通过分析和研究音乐的节奏、调式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通过教学演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舞蹈与音乐的协调能力。
以蒙古舞素材应用为例,蒙古民族音乐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与蒙古舞的动作和韵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舞蹈编导过程中,将蒙古舞素材与蒙古民族音乐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在应用蒙古舞素材之前,需要了解蒙古民族音乐的种类和特点,包括蒙古长调、短调、等歌曲种类的不同韵律和节奏,为舞蹈编导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和灵感。同时,在舞蹈编导过程中,可以结合蒙古民族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运用相应的舞蹈动作和步伐来表达乐曲的情感和主题,使得舞蹈动作更加流畅、自然,更好地展现出民族民间舞的独特魅力。
4.2丰富学生民族民间舞知识
在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可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民间舞的历史、文化内涵、动作特点、韵律和节奏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民间舞的背景和演变过程,掌握其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以蒙古舞素材应用为例,蒙古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蒙古游牧民族的历史时期。在现代,蒙古舞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的代表性舞蹈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包括蒙古舞的历史、发展、风格、动作基础等内容的专业教材,让学生全面了解蒙古舞的背景和特点。同时,邀请蒙古舞专业人士或蒙古族舞蹈团体的编导或舞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示范,介绍蒙古舞的技巧、表演风格和舞蹈创作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和学习。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蒙古舞相关的实地考察,例如参观蒙古族地区的舞蹈演出或舞蹈培训机构,体验蒙古舞的真实场景和氛围,加深对蒙古舞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与其他舞蹈专业学生进行互动和学习。最后,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蒙古舞的视频资料、表演示范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蒙古舞等民族民间舞的形式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3增强学生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技巧掌握水平
在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可以通过系统的基本动作训练和舞蹈编排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和表演技巧,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编排,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舞蹈的美妙和魅力,并逐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技巧的熟练程度。同时,注重舞蹈表演的艺术表达和情感传达,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舞蹈创作能力。
以蒙古舞素材应用为例,蒙古舞是蒙古族传统舞蹈的代表,具有丰富多样、生动有力的特征。蒙古舞中常见的动作之一是马步,即模仿马匹奔跑的姿势,以展现蒙古族人民骑马狩猎的英勇形象;蒙古舞中经常出现鹰击长空、鸿雁高飞、天鹅翩翩的舞姿形象,代表作有《雁舞》《鹰》等;蒙古舞的上肢动作柔臂、提压腕和弹拨手,同时整个身体上下轻微颤动,这些动作都极具蒙古族特色;肩部动作:蒙古舞的肩部动作有硬肩、柔肩、绕肩、耸肩、抖肩等,其中耸肩和抖肩是蒙古舞特有的动作。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则是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舞蹈练习、动作模仿、舞蹈表演等实践环节,深入体验蒙古舞的韵律和节奏,熟悉各种动作和技巧,理解其情感表达方式,探索如何将蒙古舞素材应用至舞蹈创作中。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摩蒙古舞蹈演出,让他们亲自体验蒙古舞蹈的舞姿和动作,并进行模仿和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参与蒙古舞蹈创作的实践活动,与蒙古舞团合作创作舞蹈作品,通过与专业舞者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蒙古舞蹈素材,并对民族民间舞形成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增强对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技巧的掌握水平。
5.结语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高校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有责任和使命去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瑰宝。因此在高校舞蹈编导专业教学阶段,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应用效果,引导学生去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的舞蹈形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舞蹈编导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