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流管理混合式教学探究与改进策略——以《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例
0 引言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模式单一,考核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实践机会,课程设计不合理等。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将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相结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1 混合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的优势,实现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面授辅导与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混合式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可选择性。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混合教学,能够有效弥补单一传统教学模式和在线自主学习模式各自的缺陷,因其融合了线上线下教学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将混合式教学应用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中,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平台进行相应的教学资源整合,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融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实战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学生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期末考试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
2.1 确定教学目标
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专业学习的主干课,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需要始终以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作为重点。以成果作为教学基本导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促进行业发展作为育人目标,明确该课程教学的服务定位,以培养更多的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专业知识目标。学生需充分了解物流规划系统的核心内涵,明确物流网络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的规划设计特征,同时明确系统规划的正确方法。
二是知识能力迁移目标。实现该课程的自主学习,对知识进行系统性探究、归纳、总结,了解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的常见网络形式,明确优化仓储布局的方式方法,实现 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迁移,达成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目标。
三是综合素质目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求真务实,成长为一个在物流领域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担当的专业人才,并为行业发展及建设自主做出努力。
2.2 课件资源准备
教学材料的制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论性的,一种是实践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都可以作为课件制作参考。理论课件可以与教学课本和其它的辅助资料等相配合,对所选的知识点做出相应的选择;实践型教学课件设计以优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计算逻辑能力为目的。在这种混合教育的背景下,在进行理论与实践课件制作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资源配置。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以短片形式呈现的微课。教师要将线上线下学生对知识的获得需要结合起来,保证微课短视频的录制做到详尽,并要把教学的要点强调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接受程度,自主地挑选微课短视频内容,改善其学习能力,完成相应的自学任务。
二是企业智能系统短视频资源。在物流系统规划课件设计课程中,通过智能系统短视频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为整个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支持辅助作用,能有效地补充其它教育资源的缺陷,特别是能增加显示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具体而言,就是针对顺丰、京东等公司的短视频素材进行准备。顺丰的企业教育短视频以物流地图、数据灯塔等为核心;京东电商平台视频以智慧物流、无人仓储管理系统和宣传短片等内容为主;其他公司也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选用机器人分类、穿梭架等教学资源。
三是案例集。案例集主要是指针对教学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延展和深化所产生的教学资源,是帮助学生学习创新性和高阶性知识的重要材料。利用案例,让学生针对物流规划系统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可以优化学生的融合创新水平。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选择阿里巴巴、菜鸟网络的中国智能骨干网梦想、京东智能路径优化系统等作为教学资源。
四是习题集。习题集主要包括测试习题和作业习题两个不同的部分。作业习题部分主要是对学生的线下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检验,测试习题主要是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在作业习题的设计上,需要包括基础的物流规划设计习题、计算习题以及分析习题等。测验习题主要以简答、判断和填空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习题,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为后续的线下教学安排提供参考及依据。
五是实践操作训练项目指导书。该指导书的目标在于为学生参与高阶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相应的知识支持,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调查分析类项目指导书和实验类项目指导书。
六是支撑资源。支撑资源主要是指为保证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序推进而设计的教学大纲、进度安排计划以及导学任务单等。举例来说,教学任务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任务1:对物流智能系统节点布局设计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做出物流系统的区域规划,明确布局设计的方式方法。
任务2:通过智能快递系统布局设计方法的学习,完成习题,并对节点布局设计进行求解。这一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物流相关性,明确相关性分析的差别以及不同物流规划系统在不同场景中的适用度。
任务3:明确visio工具基于SLP相关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形式。该任务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确visio工具如何运用在物流相互关系图以及综合相互关系图中。
任务4:通过对资料的自主查询,明确物流相关性的分析及对比方法,同时掌握和ABC分析方法存在的差异性和相同性。该任务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分析方法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明确不同分析方法的使用场景。
任务5:通过智能系统节点布局设计方法的学习,结合实际案例,针对案例中的布局设计展开全面研究。该任务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到布局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
2.3 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需要结合课程知识点,将内容进行精准提炼,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模块,让学生从掌握物流系统设计内涵着手,明确系统规划设计的具体需求,掌握设计的具体方法和实践运用,同时通过Flexsim等技术,实现对物流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具体来说,其设计模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结合物流系统规划的具体内涵,针对物流系统规划展开需求分析,并综合实践案例,以基础知识内容讲解为主,强化学生的课程思政。例如,教师可以介绍我国系统性工程领域的研究代表性人物——钱学森,让学生可以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爱国精神,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自主做出奉献。也可以介绍我国在系统工程上的示范性工程——都江堰,对国人智慧进行全面展示。在教师讲解到物流、需求预测等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以2008年北京冬奥会的冷链需求分析作为实践例,先对我国奥运会的申办过程进行简单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成功申办奥运会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随后讲解在奥运会举办过程中冷链物流可以发挥出来的知识作用,让学生可以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形成对专业的热爱之心,在专业学习上也可以形成兴趣和自信心。
其次,物流系统运行。该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可以明确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展开仓储位的动态设计、分拣的策略设计、形成对配送线路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在讲解到储备设计知识时,可以融入行业中较为先进的关联性算法。例如,在教师讲解到运输线路设计时,可以通过不同运输线路的关联性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水路运输的具体设计方法。同时融合郑和下西洋的实际案例,对我国船运事业的发展进行系统性讲解,彰显国家水运文化,让学生形成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融合我国现行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贸易政策进行全方位宣传,让学生可以形成开放性视野。
最后是物流系统改进和维护。该教学内容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到如何运用合理方法来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的验证,并对物流系统进行使用效益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Flexsim软件的合理运用,针对物流规划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运行过程仿真,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针对物流规划方案进行客观评价。在选择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类比式教学模式,也就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针对问题形成深层次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专业学习经验,促进个人成长。
2.4 教学模式设计
在课前预习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慕课、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发布学生的预习任务(表1),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正式上课之前,将预习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预习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表1 导学任务单
学习内容 |
分拣作业规划设计 |
项目一 |
阅读教材第七章第二节 |
项目二 |
观看视频亚马逊智能仓储系统 |
项目三 |
完成测验十三 |
项目四 |
简要列出一个图书分拣的策略组合 |
教师可以在平台中提前发布本课程有关课件,待学生预习之后,提交好预习作业。若是大多数学生对供应链模式之下的物流组织特征了解不够充分,或者是理解起来困难,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该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课堂教学这一阶段,在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课堂需要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这就需要以学生作为重点,让学生成为核心,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只需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辅助即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组织学生之间的分组辩论、抢答,或是进行头脑风暴和即时测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独立思维。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小组协作来增强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外疑难问题研究环节中,疑难问题的研究是混合式教育的最终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扩展自己的思维,独立解决一些高阶、复杂性问题。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学生不仅要强化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更要具有良好的创造性和科研意识,使其能够促进知识的转移。为学生学习完物流规划战略之后教师所布置的开放性课题,学生可以自主展开探索及研究,并将课后学习成果提交给提交到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中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下次课堂点评的重点,给出学生的课后学习评价及建议。
3 教学效果比较
3.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基于合适教学模式之下,线上线下的教学时间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时间更为弹性,学生可以对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安排,也可以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节奏进行自主调整。尤其是在线下学习时,一闪而过的知识点或是没能弄通听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对短视频资源的利用进行反复暂停、播放,直到弄懂为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3.2 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该成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面对不同的物流规划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并通过对系统、网络、软件的运用,实现对物流规划系统的仿真建模,结合不同的仿真问题提出不同的模型实现方案。尤其是教师给出的线上案例大多数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主给出方案,并对方案进行验证,仿真思路更加丰富多样,相同的问题,学生提交出来的方案有所不同,可以展开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互动,改善了学生的创新水平。
3.3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维学习环境,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整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可以保证层次递进,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过吃力,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了学生的合作思辨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非常强。在当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使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是当下高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需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构建混合式教学资源库,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在课前进行知识讲解和课后进行知识巩固;在课堂上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后通过“作业+案例”的方式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