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2024-08-16教育论文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现阶段的教育要求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要求学校在高度关注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也要做好艺术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现阶段的教育要求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要求学校在高度关注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也要做好艺术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小学学校应该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并且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合适的民族民间舞蹈,将音乐与舞蹈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及舞蹈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一、民族民间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教育意义

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而言,其本身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及艺术性,能够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而且这一舞蹈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教育价值,若是将其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则能够对学生进行形象化的教育,并且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很多民族民间舞蹈都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史,遗留下来非常不容易,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以羌族为例,该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而且只有特色的民族语言,并没有遗留下来文字,所以传下来的舞蹈基本都是依靠祖辈之间的口口相传。具体来看,民族民间舞蹈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尤其是能够产生良好的德育教育,不少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意在歌颂当时社会时代背景下的民族英雄故事,创作者会借助舞蹈的形式,将民族英雄的故事展现出来,这就具备了一定的教化功能,若是将其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之中,就能够将舞蹈本身的教育意义发挥出来,实现对小学生的有效熏陶,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促使学生的精神品质更好,既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够使学生维持稳定的发展状态[1]。就羌族的舞蹈来看,歌颂治水英雄大禹的舞蹈在羌族也是家喻户晓的舞蹈代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果将这一舞蹈添加其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故事中大禹的良好品质也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有助于保障教学质量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而且不少学校及教师在以往并不重视音乐教学,这就导致音乐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难以确保音乐教学的质量,更无法将教学的实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合适的民族民间舞蹈,则能够创设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活跃,这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教学效率。另外,将民族民间舞蹈与音乐相融合,也能够产生一定的趣味性,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了解舞蹈知识、观看舞蹈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使得音乐教学质量达到相应的要求。此外,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以羌族舞蹈为例,羌族舞蹈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将其与小学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能更好的训练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促使音乐教学效果能够达到预期。比如,羌族中的“萨朗”舞蹈,在开头与结尾部位有着固定的程式,无法对其进行随意改变,不过,在舞蹈的中间部分,其动作都是自由的,也就是说,在跳中间段的羌族舞蹈时,可以即兴发挥。在音乐教学中,如果增添“萨朗”舞蹈,就可以利用这一舞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即兴跳舞创作,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说,民族民间舞蹈与小学音乐之间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教学质量,还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2]。

(三)能够展现文化价值

民族民间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文化,其本身的精髓就是能够将民族的实际发展历程、风俗习惯、传承制度、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予以充分体现,若是将民族民间舞蹈推广并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之中,就像是在学校中建立一个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基地,通过学校及教师的合理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加深学生的印象,促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将民族民间舞动有效应用其中,不仅能够更好的体现音乐内涵,还能够将学生置身于舞蹈文化氛围之中,使得学生受到舞蹈文化的熏陶,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价值,体会到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的美。由于这类舞蹈本身的民族性比较明显,再加上传承人比较少,很容易出现文化消亡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舞蹈文化的传承,而将音乐教学与舞蹈进行结合,就能够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小学生在了解舞蹈文化的同时,也会对这样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在课下深入了解更多的民族民间舞蹈,这对舞蹈文化的传承非常有利。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塑造性更强,而且学生的身心都处在初期发展时期,所以,将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提高学生对舞蹈文化的重视度,并且还会使更多的学生产生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另外,音乐本身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价值,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更能够体现出多重的艺术文化,学生在丰富文化的熏陶下,也能够逐渐增强其文化素养,这对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够产生积极作用[3]。

二、小学音乐教学情况分析

(一)小学音乐硬件设施不足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小学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度相对比较低,也因此,并不会为音乐学科教学配备专门的音乐教室,而且也缺少资金投入,无法增加相应的音乐设备,导致音乐教学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降低音乐教学效果。另外,虽然有些小学学校准备了相应的音乐教室,但是教学面积可能存在较小的情况,再加上小学生的数量比较多,这就会在音乐教学中出现活动场地不足的现象,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有些学校的乐器通常只有钢琴、一些陈旧的打击乐器,很多学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时,经常忽视音乐教材中的舞蹈元素,主要还是受到场地的影响,在音乐演奏课上也会因为相关设备不足而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小学音乐教学很难有效开展[4]。

(二)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就实际来看,小学学校中在岗的音乐教师,很多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具备较高的音乐专业水平。而随着课程改革发展,中小学音乐教材也在不断更新,艺术学科也受到更高的关注,我国也开始注重艺术教育,借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音乐教材内容会涉及到很多民族舞蹈元素,并且与音乐教学形式及内容进行了融合,在这种情况下,若想提高实际音乐教学效果,就需要对音乐教育改革变化进行全面了解,并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改进。然而,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应用改革之后的音乐教材时,没有做好民族民间舞蹈与音乐内容相融合的工作,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依旧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这就难以达到音乐教学目标。另外,很多学校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基本是在本班进行授课,这样也难以将一些不好携带的乐器应用到教学中,更会影响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生的学习问题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经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这就说明音乐教学缺乏一定的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高年级的小学生虽然自控能力相对比较高,能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但是,很多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以至于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缺乏学习热情,也时常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这也是音乐教学效果不达标的重要原因[5]。

三、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

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授课时,若想将民族民间舞蹈有效融入进去,就应该将其当作是一种兴趣培养,将其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这也有利于减轻学生自身的学习负担,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使得音乐教学过程更具有吸引力,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也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将舞蹈与音乐进行结合,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其民族自豪感更加强烈,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传承文化的责任意识。所以,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转变自身以往的授课思想观念,还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民族民间舞蹈予以正确认识,了解其本身的教育价值,使其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改思想,并且还要深入音乐教材之中,挖掘其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在这一基础上,搜集更多的民族民间舞蹈,并对其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民族民间舞蹈,同时还要采用多种丰富的形式,与音乐教学进行充分融合,发挥出舞蹈的功能作用,借此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将民族民间舞蹈合理渗透到音乐教学内容中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新课改的要求,确保音乐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还要借助音乐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科学培养,也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要做好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基于上述要求,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合理渗透民族民间舞蹈,使其能够与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中的乐理知识相结合,在这一基础上,开展音乐鉴赏、节奏训练等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6]。

比如,小学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带领学生对音乐节奏、音符旋律进行分析学习时,可以将佤族舞蹈融入其中,选择节奏比较明显的舞蹈动作,将前后甩头、双手扩指这两种舞蹈动作添加到音乐教学之中,并且还要在做这两种动作的同时,向两旁成直角向上弯曲,鼓励学生在音乐中进行舞蹈,使学生在做出舞蹈过程中,逐渐对音乐中附点音符的节拍特点产生更深的理解。而且通过做出上述舞蹈动作,学生也能够对佤族人民的性格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他们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在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景颇族的舞蹈动作,促使学生在观察该民族舞蹈动作时,能够感受到舞蹈动作与音乐节拍之间相融合的一种状态,体会到景颇族人民质朴的风土人情。在对学生讲解3/4拍的音乐片段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傣族舞蹈中的追鱼手动作,与颤膝相配合,鼓励学生朝着不同方向做出这些舞蹈动作,使其感受到一定的乐趣,并且还能够释放出学生的天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合民族民间舞蹈合理设计教学方式

不同的教学方式本身都具有各自的功效及应用价值,在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方面也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而小学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就要引入多种教学方式,时刻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这也有利于更好的融合民族民间舞蹈,并提高实际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全面了解,对于不同教学方式的特点、功能、适用条件等予以明确,同时也要考虑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科学融合。

比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讲解歌曲“金孔雀,轻轻的跳,洁白的羽毛金光照……”时,可以采用示范引导的教学方式,结合歌曲创编一段傣族舞,并带领学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杨丽萍的《孔雀舞》展示给学生观看,参考《孔雀舞》的动作,结合讲授的歌曲内容,创新编制一小段舞蹈,其中要将颤膝、脚步轻且快、三道弯的动作要求予以明确,还要添加孔雀雀头等舞蹈手型动作,与学生一起进行舞蹈,使得学生在舞蹈中体会歌曲的节奏及内涵。另外,教师需要对舞蹈动作进行合理调整,注意体现傣族舞的特色,同时也要增加趣味性,促使学生在舞动过程中体会到较大的乐趣,使其能够自觉主动的做出舞蹈动作,还要对舞蹈动作的节奏感进行科学设计,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舞动过程中,体会到肢体律动的节奏感,这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其感受到音乐的律动美,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水平。

(四)利用民族民间舞蹈设置音乐实践活动

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音乐知识,掌握更多的乐理,而在设置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其中,比如,在音乐课中讲解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其创作背景讲述给学生,并带领学生分析歌曲中的思想情感、音乐节奏等,接着就可以让学生结合音乐特点,选择合适的民族民间舞蹈,将其作为舞蹈编制的主要题材,编出一小段舞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这样既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水平[7]。

总结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合适的民族民间舞蹈,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改善以往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音乐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而教师在选择民族民间舞蹈时,应该充分考虑实际学情以及音乐教学内容,确保舞蹈与音乐教学内容相符合,以免影响到实际教学质量。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