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智媒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审视与创新途径研究

2024-08-16教育论文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抖音、微博等微媒体的开发,使学生的交流方式与认知能力得以调整,智媒技术的更新迭代为思政教育的现实审视与创新途径提供了条件。教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抖音、微博等微媒体的开发,使学生的交流方式与认知能力得以调整,智媒技术的更新迭代为思政教育的现实审视与创新途径提供了条件。教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观念,探究当前智媒时代创新思政教育的机遇,详细阐述丰富化的教育内容与智能化的教育形式等,分析思政教育工作在智媒时代的开展现状,提出深化教师思政涵养、构建高效思政教育平台等手段,推动思政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一、智媒时代思政教育现实审视与创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媒体”“智慧媒体”被称为智媒,即指传统信息生产过程渗透的人工智能新一代技术。而与传统思政课程采用总结经验以及诱导学生推演逻辑的形式探究与归纳思政教育、思政内涵以及思政规律不同,智媒时代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量化评价角度与准确的数据分析结论。从实际生活中分析,创新思政课程与调整思维模式受智媒时代的影响,智媒时代是推动思政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力,是创新思政教育与实现现实审视的发展机遇。

1.教育对象精准化

智媒时代发展之迅猛,新媒体与人工智能相互渗透,对大学生行为与思维方式产生影响,推动学生加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学生可以准确的从新事物中挖掘核心内涵。相比于面对面交流形式,多数大学生更加倾向于通过智媒移动终端表达观念与想法,盲目化、情绪化、快捷化以及个性化成为校园信息传播特征,学生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局限,因而学生通常在网络畅所欲言。基于当前的智媒时代现状,教师为了高效开展思政教育课程,就必须精准了解与深度认知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状态,利用智媒时代的先进技术全面采集学生相关数据、完成数据反馈等,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情感认知、行为方式特点等情况,设计针对性强的思政教育。传统的思政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抽样纸质数据或者面对面沟通等形式了解学生个性爱好,但获得的数据时效性较差,且存在片面化,对发挥思政教学的实际价值造成影响,智媒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形式被社会淘汰。大数据技术为教师精准了解学生提供了科学工具,利用智媒技术采取可视化跟踪、整合化数据、智能化检测与实时化反馈,进而实现精准化了解教育对象的相关特征。

2.教育形式智能化

思政教材固定统一,往往采用班级授课制为学生集中讲解内容,单一化与枯燥的教学手段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智媒时代创新思政教育,如创设针对性与趣味性较强的线上教学,网络平台管理体系更加成熟,越来越多的课程开始在线上尝试教学,为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体现智媒技术独特优势。教师利用线上教育平台开展直播教学,利用大数据信息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与思想品行,全面实现教书育人。教师围绕学生具体需求优化课程内容,开展可视化教育,推动全体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师通过信息平台创设线上教育,在形式多样的内容中突出思政内涵,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教师基于智媒时代构建思政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内容、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以及多元手段完成目标,学生产生多种学习感悟,拓展认知视野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政素养的有效发展。教师实时监控学生的课堂表现,融入信息技术管理课程,实现精准反馈教学,科学安排教学重难点,推动课程的有序性,从而达到高效智能化开展教育的目的。

3.教育评价全面化

智媒时代,科学性调整高校思政课程评价体系,提高思政课程评价的有效性,突出评价及时性、全面化的特征。教师可以跟踪分析学生的成长状况与发展规律,围绕学生思想动态变化设计完整的预测模型,设计高效的教育计划与教育模式,学生长时间在具有思政素养的浓厚氛围中,耳濡目染的加强思政内涵全面发展,教师分析学生当前的思政观全面化、客观化给予评价。同时,学校综合性评估教师职业素养,针对性引入思政教育内容。利用智媒时代优势完整地表现出思政课程中具有潜隐性质的道德变化量,并以具体的情绪形式体现出来,利用掌握的分析与解读能力将支撑思政行为的数据通过存储、转化以及筛选等进行数据共享,实现综合性与全面性评估。

4.教学内容丰富化

思政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推动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渠道之一,具备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现实意义,其蕴含的重大理论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文化修养与道德素养。教师在思政课程中利用网络平台开放性特征,甄选引进教学实践内容,使学生学习视野围绕课本知识不断向外延伸,扩大接受的知识信息量,教师准确识别网络上的舆论信息,紧跟舆论变动,持续优化与完善思政教育内容,推动学生思政观念紧跟时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在思政课程教会学生从海量信息的网络环境下正确辨别有价值的数据,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掌握独立探究思政内涵技巧,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二、探究智媒时代思政教育现实审视与创新的现状

从辨证观角度分析,智媒是科技时代的必然产物,为思政教育现实审视与创新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改变了教育实践的时空环境,对教育内容、教育管理者能力、教育模式等提出更高要求,思政教育工作具备挑战性。

1.教师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智媒时代,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必须优化教育观,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教师当前的职业能力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必须积极淘汰传统教育模式与教学内容,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及时更新教育观。教师缺乏媒介素养导致思政教育无法基于智媒时代创新开展,实现现实审视,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并未及时更新课程课件与教案内容,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想发展,因此,学生接受的思政信息不具备先进性与趣味性,无法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教师与学生的无效沟通,导致学生彻底丧失学习思政内容、提升思政内涵的积极性。一些教师很难凭借自身系统性逻辑思维与思政内涵将理论与日常生活进行结合,难以突出思政教育的主要特征与时代发展优势,自然无法实现创新思政教育的目的。

2.加深思政教育模式难度

理论灌输、动手实践以及榜样示范等均是思政课程采用的传统教育手段,智媒时代的发展,使传统固守的教育模式产生了很大危机。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模式中,缺失把关人的现状导致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混入。算法精准推送技术与整合网络信息为智媒时代的发展带来“信息茧房”效应,促进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加速群体分化,不断激化矛盾进而诱发群体事件。从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分析,教师怎样才能利用不同时空条件,根据学生接收信息与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呈现音频、视频、图文结合等形式循循诱导学生,凝聚所有教育资源的力量。智媒时代,向学生认知过程提供的政治教育内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多数学生难以通过智媒时代优势整合信息、表达对政治事件的看法,不够客观而又不够准确的观念导致学生政治素养停滞不前。

3.海量信息干扰学生观念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学生可以自主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获取知识信息,拓展学生接收知识的渠道。丰富的渠道使学生全面掌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强探究与分析信息的能力,深度理解信息蕴含的内涵与真正含义,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推动学生快速发展。智媒时代的开放性特征与虚拟性质导致信息“鱼龙混杂”,各类信息充斥着平台,一些不良平台更是没有加强甄别信息能力,导致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涌现出来,甚至搜索信息时还会弹出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而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正在发展阶段,甄别与抵抗非法信息的能力各不相同,学生之间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就此形成。教师在思政课程中为学生呈现的知识内容基本具备统一性,学生基本的价值观参差不齐,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的难度骤然增大,甚至会花费大量时间纠正一些学生价值观念,坚定学生信念,避免学生在海量信息中迷失自我。

三、智媒时代思政教育的现实审视与创新途径

智媒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模式造成影响,教师必须重新引进新内容、设计新形式,才能推动学生成为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思政教育工作切实转变。同时,这样的发展环境也为思政教育拓展了路径,新的发展机遇与社会条件的变化,使得教师基于新媒体技术与智媒时代特征重新梳理思政教育工作,积极创新加强学生思政素养。

1.构建高效思政教育平台

学校挖掘新媒体平台的资源,突出新媒体的应用优势,构建高效思政教育平台,将新媒体赋予思政教育的时代特征充分显现。高校本身具备一些新媒体平台与大量新媒体资源,但管理者的思想陈旧或者管理制度不够精细,始终难以发挥新媒体的最大价值,无法通过整合与呈现新媒体资源的形式达到预期目标。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质量并不可观,应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引入新媒体平台,如申请抖音官方账号、管理学校贴吧、创设微信公众号等,制定合理规章制度管理媒介,为学生提供高效思政教育平台,将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仅将媒介边缘化而被动开展思政工作的模式淘汰,采用科学手段积极运营与管理媒体技术,利用新媒体的多种技术功能为学生呈现思政理论内容、相关案例以及一些有效的学习技巧等,真正凸显网络技术的渗透性与趣味性特征,深化学生知识掌握,培养学生思政素养。

2.培养学生正确媒介观念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有较强接受新事物与先进观念的能力,对新媒体大环境衍生的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存在一定依赖性。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推动学生理解智媒时代的典型特征,探究现实生活与网络环境的正确关联,挖掘生活的思政元素,形成思政思维。学校可以开设选修课程、组织知识讲座以及专题活动促进学生了解智媒时代的发展历程,理清智媒时代为思政教育带来的现实审视与创新机遇,使学生在理解思政内容时以理性思维看待网络媒介,学会正确发挥智媒时代优势与网络技术特征为认知过程与日常生活提供帮助。尽可能避免使用激进语言与强制性的措施强迫学生完全脱离网络世界,以防止学生产生反抗心理与抵触情绪。教师将国家对于智媒时代制定的规章制度渗透在思政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媒介观念,有利于学生在正能量的时代环境中自主探究思政内涵,培养文化意识,提升思政素养。

3.调动学生探究思政动机

传统媒介的根深蒂固,使学生思政观念受到影响,以固化形式传播思政内涵与拓展思政内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只能在课堂封闭的空间内机械式加强对思政理论内容的理解,教师还会组织会议、讲座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度掌握思政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并未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创设思政教学,没有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举出具体实例,提出与生活有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解决,思政教育工作形式化,教师无法从细节方面与细微角度培养学生的思政内涵。多数学生被动获取理论知识很少自主发表观念,难免对学生认知能动性产生消极影响,学生学习动机被消磨。而智媒时代的到来,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发挥信息技术多种功能实现知识互通、思维共享等,拓展思政教学内涵,实现便捷性传播理论内容与先进科技,优化思政教育工作。智媒时代包含的优质内容,为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学生顺利发展提供可能性,使学生前进的方向更具广泛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与学生实时沟通,渗透图文结合、视频等信息表现形式丰富课程资源,在双方互相沟通与相互配合的模式下向无障碍交流形式转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程与掌握思政内涵的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融入智媒技术,发挥智媒技术优势与应用价值,采用合理的渗透形式,解决智媒时代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冲击,紧抓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思政教育模式、思政教学观以及思政素养等,扩大网络技术为思政教育的赋能,深化理论实践,突出思政工作特征,以信息技术为发展支撑,不断开辟与创新新途径,有利于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向综合性人才方向发展,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