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化,与各个学科的交融性逐渐增强,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具有独特意义,提升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究有很大必要性。
一、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形式更具美感
当代大学生生长于新中国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的环境中,感情丰富而细腻,思维活跃不呆板,对于课堂学习形式要求也十分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他们要求教学形式丰富多样,不断满足其多样化的兴趣和偏好,而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他们感到十分无趣。高校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型的课程,以音乐作品为载体,表现多种多样的情感状态,能够深入人心,激发人的情绪情感。不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音乐无时无刻围绕在大学生身边,与其成长息息相关,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鲜明的艺术形象与大学生的情感和思想相结合,使大学生产生情感触动,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音乐教育教学通过多样的授课手段,可以解决传统灌输式授课枯燥乏味的缺点,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因此,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能够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形式更具美感,并能促进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感受艺术魅力,且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教育内容内化于心。[1]
(二)有利于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音乐教育本身就包含思政教育的内容,其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育是具有情感性的艺术,可以净化大学生心灵,提高大学生情感体验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将大学生的情感引向高潮,使其与音乐作品融为一体,得到情感升华,情绪释放,使身心处于舒适、健康的状态。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情绪常常不稳定,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各种问题,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2]高校将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弥补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大学生人格更加完善。
(三)有利于使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不断创新
音乐教育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有效平台。音乐教育情感丰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激发大学生内心情感。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能够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精神培养和理想信念培育等方面,将相关音乐作品运用其中,能够促使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相关历史事实,在思想上得到升华,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可以通过为学生设定相应情境,让学生对一定的音乐作品进行演绎,加深道德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思政教育内容。另外,音乐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可以在隐化思政教育目的的同时,有效避免音乐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3]
(四)有利于使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得到提升
由于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思维方式存在个体差异,在接受思想观念和党政方针上比较差,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贯彻学习党的思想观念和方针政策时,要充分发挥文艺形式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音乐教育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能够增强思政教育感染力。音乐作品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音乐教育通过生动形象的作品让受教育者更加直观地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善。音乐作品通过优美的表现方式,对生活中伟大的形象进行塑造,表达深厚的情感,宣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抽象的思政教育内容形象且直观地被受教育者接受,增强思政教育感染力。二是,音乐教育通过轻松愉悦的表达方式,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当代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将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能够使大学生通过音乐审美活动,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放松,进而上升为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4]借助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在隐化思政教育目的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对音乐与思政教育融合认识片面
当前,很多高校在音乐教育认识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音乐教育就是音乐课程上对大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知识讲解、相关乐理分析和乐器技能训练,却忽略了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育人作用,他们缺乏对音乐教育的本质认识,导致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另外,由于我国大学生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高中阶段之前的受教育过程中,他们面对升学压力,常常将音乐课程忽略,甚至在音乐教育方面处于空白,受此影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也经常在无形中形成对音乐课程的忽视,阻碍音乐教育发展,并对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造成影响。
(二)部分教师对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不充分
当前社会对素质教育强烈呼唤,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经引起高校较大重视,特别是其独特的育人作用,受到高校普遍重视,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部分教师在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教学上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部分音乐教师对于课程内容选择安排欠科学,缺乏一定思想道德内容,致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过程中,缺乏思想熏陶。另一方面,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将音乐知识有效融入课堂,只是进行传统模式的传教,单纯追求思政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导致思政课程教学效果不足。
(三)部分学校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师资建设不足
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解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道德、提升学生素质。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各行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是,当前部分高校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师资建设较为不足,一方面,部分音乐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较为低下。音乐教育在大学生道德培养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但是,由于部分高校音乐教师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能力欠缺,更无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部分思政教育教师缺乏音乐素养。思政教师在传统模式理念影响下,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与艺术思维相融进行教学的理念,一般只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授,使得思政课程对学生没有吸引性,学生在思政课程方面缺乏兴趣。
(四)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外部环境不佳
高校环境对于大学生具有熏陶作用,能够在无形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环境方面建设不足。一方面,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不足。很多高校过于重视可见的物质方面建设,在隐形的精神层面存在较大忽视,导致大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只能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思政课程中的内容又可能存在较大滞后性,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缺乏时代性。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政教育知行脱节。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很多高校思政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忽略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对于校园音乐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更加不予重视,使得大学生学习氛围不够浓郁,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
三、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建议
(一)树立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理念
高校要促进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就要树立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理念。高校要认识到音乐教育如果仅仅传授音乐技能和提升音乐鉴赏力,这是十分片面的,将阻碍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进而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因此,高校要转变传统课程分裂的观念,积极推动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培养一定数量的音乐教师和思政教师。积极提高音乐教师综合素养,将育人观念落实到音乐课程中。同时,也要提高思政教师的音乐教育素养,意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促进作用,加强思政课程设计和情境预设,把音乐艺术的育人思想与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灵活地结合。思政教师要学会积极利用音乐手段,深入探索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
(二)增强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不断融合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教育方式,其本身就包含着思政教育的内容,并通过轻松的形式让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思想熏陶。增强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不断融合,一方面,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逐步导入思政教育内容。音乐教育不但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还具有政治等功能,音乐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主流价值观等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因此,高校教师要积极推动思政教育内容融入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的愉悦性,让受教育者在音乐的熏陶下产生内在动力,增强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思政教育课程中不断引入音乐教育的方式。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在课程理念上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思政教师要通过赏析优秀的音乐作品,更好地理解思政理论中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者通过对学生喜爱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进而阐释相关思政教育内容,通过这些形象活跃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兴趣。[5]
(三)加强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不断提高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养。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承担着传播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职责,还对大学生智力的发展和道德的培养有着重要价值,所以,音乐教师在高校教育中具有独特作用,要加强音乐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培养出适合当代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音乐教师,让音乐教师具备高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让音乐教师拥有主流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音乐素养。思政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从思政教育工作者出发。[6]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不断创新,更新教学方式,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音乐艺术,将枯燥的思政理论用轻松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增加思政教育吸引力,优化思政教育课程效果。
(四)推动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外部环境建设
高校的文化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能够高效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要不断加强高校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促进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不断融合。一方面,积极建设高校精神文化。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明有利于形成较大的聚合力,
并通过正确的文化意识引导大学生行为,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思想上的引领、情感上的陶冶和人格上的塑造,并自觉明辨是非,正视道德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顺应时代发展,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统筹规划,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学校建设相结合,着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重视校园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校园音乐实践活动有效地延伸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拓展音乐教育空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突破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束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好,有效激发学生创造力。因此,要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开展,对于校园群众性课外音乐活动和社团性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对于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转变传统教育思维,加强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提升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能够有效促进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