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末民初河南的教育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旧的时代正要成为过去,新的时代正在塑造当中。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方的新思想不可避免的传播进来,随着进步人士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过程,深刻影响着中国本土教育的发展进程。河南位于内陆,虽然消息闭塞,封建教育传统根深蒂固,但是在新思想的启蒙和革命思想的洗礼下,也出现了不少思想先进的仁人志士,他们传播新思想,积极投身新式教育事业,启迪民智,培养人才,为近代早期河南教育文化的不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清末河南的教育状况
自古以来,与中国封建制度相匹配的科举制就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知识分子受私塾、官学的教育,之后走的是学而优则仕的道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大门被强迫打开,西方新式教育的相关思想和体制渐渐传进国内,与其它新思想一道,最先在京、津、沪及沿海地区传播,然后才进入相对封闭的内陆。河南地处中原,与河北接壤相邻,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清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加之地方风气较为闭塞,鸦片战争后直至戊戌变法以前,封建传统教育都占据着主流地位,根深而蒂固,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封建教育体制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显然已不再适应社会,反成桎梏,落后腐朽的传统教育体制自然也成为镣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一些有识之士勇敢推动河南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辛丑条约》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崩溃边缘的清廷出于自救目的的废科举、兴新学之举,也推动了近代河南教育界的变革。辛亥革命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河南这场教育界的变革也随之打开了新的局面。近代河南的教育就是这样随着历史形势的变化不断发展着。
1、早期有识之士的大胆改革
清末的河南在地方各级有官学,乡村有私塾、义学,在科举制度层层禁锢之下,文人想进入仕途就必须通过各级考试。陈旧腐朽的科举制作文是固定格式,命题出题是固定范围,整个模式是刻板、僵化的,内容是腐朽、落后的,没有给人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不仅如此,科举制下的教育存在着很大弊端,教授的效果和教师本身的素养联系紧密,教学内容也存在不统一、不合适的状况。总而言之,曾经发挥过好作用的科举制,已经沦为了禁锢人们思想和行动、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尽管如此,仍有少数思想先进开明的有识之士对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如道光年间的学者钱星湖,在河南主持大梁书院期间,就尝试进行改革,拓宽了书院教育教学内容,开创了新的学风。他要求文章写作不必拘泥于八股,要言之有物、踏实朴实而非空洞空谈;命题的范围也不必卡在传统的儒家经典上,而是涉及天文地理、农田水利等,以求经世致用。在招录方式上,还增加了面试,拓宽了招生渠道。虽仅在职六年,就遭到守旧派的反对被迫辞职,钱星湖的改革还是为河南教育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废科举、兴新学
科举考试禁锢着读书人的思想,阻碍了进步民主思潮的产生,它作为维护封建体制的工具,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已经是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迫于国内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压力和讨好外国侵略势力以及自救的目的,清廷决定在教育上进行“改良”,先是要求各省各级多设学堂,继而在1902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学校系统。这一时期,河南巡抚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和革除旧学风的考量,也在河南兴建各类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发生,这几年间河南涌现出一批进步教育家,他们勇于改革旧式教育,推动振兴新学,勇敢投身于新的教育改革运动中,有力推动了近代新式教育制度在河南的确立。如南阳的张中孚[ 张中孚(1874-1941),名嘉谋,字中孚,河南南阳人,清末举人。历任清政府内阁中书、河南咨议局副议长,民国成立后当选河南临时参议会议员、副议长,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终身致力于河南教育,经他之手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达十余所,内中有四所专为女子所设。],与卫辉李敏修被当时河南教育界称为“北李南张”。张中孚积极创办新学,在教育不发达的家乡创办了新式学堂,亲自担任教习,使原来教育落后之地也变得人才辈出。1907年他任内阁中书,并协助李敏修掌河南教育行政。次年张中孚还与李敏修等合力周旋,又行创举,于开封租民房创办了河南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州女学堂,有力推动了近代河南教育的全面开展。河南的近代教育虽然起步较晚,发展艰难,但是仍然培养出了一批批的先进人才。许多先进的教育家、知识分子以学校为阵地,传授西方先进的科技和进步思想。接受到这些新思想教育的学生无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放眼于社会,更加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
二、民初以来继续发展的河南教育
1、新式学校不断增加,教育愈加进步
辛亥革命之后,教育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辛亥革命推翻了落后腐朽的清王朝,更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时代的发展也推动了民国初年河南教育的迅速发展。自鸦片战争以来,虽然开头缓慢,但在近代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河南逐渐加大发展教育力度,要摆脱教育落后的局面。
一批新型学校应运而生,如1912年成立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13年创立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建河南法政专门学校等等。这些新式学校相比过去建立的新学,规模更大、设置更全面,管理更规范,各方面都更加完善,它们的创立与发展打开了近代河南教育的新局面,也为现代大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以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例,这所学校成立之初,是培养留学人才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救亡图存是无数仁人志士的毕生追求,腐朽不堪的封建制度必须革除,他们向当时更为先进的西方寻求救国良方,留学海外是教育界的新事物,更是培养教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类学校在当时很少,完全没有能够借鉴学习的模板,因此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立之后,是在聘请的外籍教师和留学归国教师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于探索中找经验教训,逐渐形成崭新的教育模式。这些教师引进了西方新思想、新文化,并以西方的教育为楷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全面发展,彻底扫除了清末以来封建传统教育的腐朽之气,为当时的教育界引进了新风,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学科设置多,且根据留学需要有其特色,如设置多门语言学科,甚至有开设第二外语;师资力量雄厚,时任校长的林伯襄认为,没有好的教师无法办好学校,因此格外注重选聘教师,为学校招揽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优秀教育者,为保证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重视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树立了优良的学风校风。
2、进一步发展,迈入新阶段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先进的知识分子旨在以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从思想上给广大民众以洗礼,破除封建愚昧,传播民主与科学,运动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随后于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为导火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首先在北京爆发,随即迅速波及全国。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在河南教育界,许多有远见卓识的学者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少数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以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立场观点进行教育活动,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时期的河南教育进入了历史性的转折,进入更为进步的新阶段。
教育界积极响应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当北京学运的消息传到开封后,教育界的师生首先响应。当时的报纸对此有很高的评价:“爱国热心,百折不回,大有白刃可蹈,国不可不爱之概。”[北京《晨报》,1919年6月13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00余名师生率先在校内集会,徐旭生教授登台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对中国外交的失败痛心疾首,对北洋军阀政府的丧权辱国义愤填膺,号召进步学生行动起来勇赴国难,声援北京五四爱国学生运动。[ 《河南大学校史》第19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5月9日开封女学界千余人在女师学校操场召开国耻大会,吹响了开封人民爱国反帝的号角。师生代表相继登台,宣讲抵制日货、争回青岛及女子爱国等问题。会议号召开封妇女界各行业人士以实际行动援助北京爱国学生运动。会上“有张女士者,对于国家事宜,极端热忱,当即登台演说。至痛快淋漓之际,竟将中指咬破,以血大书‘坚持到底’四字,足证爱国情深”[《开封女界召开国耻日大会》,原载1919年5月10日《河声日报》。5月9日为国耻日,即袁世凯于1915年5月9日承认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二十一条。转引自《河南教育通史 (中册)》,大象出版社,2004年04月第1版,第146页]。上海《民国日报》在1919年6月8日记载:“开封学生此次爱国之表示,以女子师范及农校为最坚决而果毅。”教育界师生以实际行动支援五四运动,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散播开来。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着新的进步思想的进一步深入传播。广大爱国青年学生纷纷行动起来,空前壮大了运动的声势。而随着运动形势的不断发展,新的思想和理论的不断传播,解放思想的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河南有志青年开始觉醒,他们感受到了以新思想启迪民智、教育大众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宣传新思想;一些站在运动前列的进步学者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使河南教育逐渐走上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要了解的一点是虽然近代中国教育是在不断发展的,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广大民众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教育并不是普及所有人的。在学校教育未普及、门槛高的时代,于五四运动中积极活动的曹靖华、宋若瑜等人,开始办起平民义务学校、职业女子学校,对于贫苦大众,教授初级知识和生活技能,以此实践来推动新的教育实践改革,这是河南教育史上的一次崭新的尝试。各个学校随后也陆续办起平民义务学校,不仅免收学杂费,还给学生发放纸张书籍,宣传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教授实用的工作技能。这种教育实践改革,有力冲击了传统封建的旧式教育体制,扩大了教育基础,培养了更多人才,更促进了今后河南教育的发展。在进步青年为教育发展探索实践的同时,一些进步学者如冯友兰、李敬斋等也撰写文章,历数过去教育的弊端,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深化教育改革实践。
在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河南教育已出现新民主主义的萌芽,一批青年知识分子走上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他们克服困难,举办夜校,帮助群众脱盲、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传播爱国思想,启迪民众。河南新的教育实践的发展,翻开了河南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这一时期新的教育实践和改革,不仅推动教育形式不断革新,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也为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输送了人才,如任锐、危拱之等。任锐学名任纬坤,曾化名张芸。她出生在新蔡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任芝铭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任锐幼年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后来进入女校读书,毕业后逐渐成长为一名为革命奋斗的战士。1905年出生于河南信阳的危拱之,在1924年考上私立河南第一女子中学,即北仓女中,学校不少教师是留学归国的学者,热衷宣传新文化。她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革命激情日益高涨。毕业后与姐姐一起去武汉考入军校,最终也成长为一位优秀的为革命奋斗的战士。
从清末兴新学到辛亥革命后建立新式学校,短短一二十年间,河南教育的状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虽然起步晚,但是河南教育仍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有重视教育的人才涌现,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而奋斗,把近代河南教育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三、近代河南教育发展的意义
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奉行的是科举制,在这样的人才选拔机制之下,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相对单一,发展到清末,科举制更是变得腐朽、落后。僵化落后的机制之下,不可能培育出有先进有创造力的大量人才,更不可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教育的意义已经无法得到充分彰显。传统封建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封建体制一道,反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桎梏。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门被打开,随之西方的人权思想、教育思想等种种新的思想传播开来,成为革命人士探索救亡图存道路中的思想武器,中国教育也随之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清末的河南距离清政府统治中心不远,风气闭塞落后,但纵观清末以来至民国初年这一段历史时期近代河南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河南的教育一直缓慢但坚实地推进着。教育与所处的历史时代相协调,相互促进发展。时代背景下社会形势的转变赋予了教育不断革新、向前发展的机会,教育形势与此紧密关联;与此同时近代以来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也从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进而影响着人的行动和实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除旧换新。而反过来,接受了新思想洗礼、教育启蒙的进步人士,也发挥出了进步人才的作用,推动了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过程。
五四新文化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是新旧文化碰撞的时期,是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正是由于处于这样新旧交替的时代,思想文化上可谓是“百花齐放”,才为近代河南教育事业的转型发展、不断进步提供了思想动力和实践源泉。在五四前后,河南教育更是呈现出新的特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推动青年思想解放,将民主与科学、自由与平等的新思想带入教育界、学界,深刻启发了有识有志的知识分子,推动了教育内容、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使传统封建的旧式教育进一步受到冲击;进步思想亦进入课堂,教育、启迪学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实用、可用的人才。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使人明了自身价值,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教育更是大事,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近代河南教育的发展虽然曲折艰难,但是成效显著,在河南教育史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事迹,推动了河南近代教育的革新,奠定了现代教育的基础,充分显示了教育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