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编导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
对于职业舞蹈教育而言,编导课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还能激发学生在舞蹈编写领域的创新思维,将一些舞蹈领域的创新意识和想法传递给学生,唤醒学生对于舞蹈的热爱。因此,可以说舞蹈编导课程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仅衔接了学生前期的基本功训练,也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不少中职学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编导课程,没有意识到编导课程的重要性,只是将其安排为一门辅修学科,不利于学生形成舞蹈方面的创新思维。所以,从舞蹈教学方面来推进中职教育的改革,应当从编导课程入手,找好切入点,大幅度提升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1.中职舞蹈编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舞蹈虽然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国内特色的民族舞,还是从外国引入的舞蹈,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有一套自己的审美逻辑。但在如何开展舞蹈教学方面,业界并未达成一套统一的、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使得很多中职舞蹈教学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很多舞蹈教育工作者都曾做出努力,试图建立起业内广泛认可、涵盖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舞蹈教学有其特殊性,不同舞蹈在开展教学时的方式大不相同,很难用一致的目标来衡量。而且舞蹈学习十分考验天赋与身体素质,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用完全相同的教学目标来衡量教学结果是不公平的。虽然没办法用一致的教学目标来衡量各种各样的舞蹈教学课程,但是针对不同的舞种,可以建立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以便教师开展舞蹈教学课程,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在舞蹈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不少中职学校受限于教学资源的缺乏,并不能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目标的完善上,编导课程存在逻辑不清晰的问题,教师很难突破现有的教学体系来开展活动,无法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做出重大突破,甚至还会使得教学目标问题复杂化,降低舞蹈教学质量。
1.2教学内容存在不合理现象
一套完善的中职舞蹈教学内容中,应当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但是,不少中职院校为了追求教学效率,只关注最容易出成果的专业技术课,而忽视了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只有舞蹈方面的技能,却没有培养起舞蹈领域的先进理念,这些都暴露出不少中职舞蹈院校教学内容不合理的现状,在编导课程中尤其如此。由于得不到院校的重视,很多中职学校开设的舞蹈编导课程达不到行业要求的平均水平,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要么过于简单,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了学生的课时;要么过于复杂,将简单的理论复杂化,晦涩难懂,反而会挫伤学生的信心,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舞蹈的创作手法时,不少教师无法抓住主要矛盾,只停留在设计的表层,无法让学生抓住舞蹈设计的核心。虽然舞蹈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既有交响编舞法,也有撞击编舞法,还有动态编舞法等,但是舞蹈创作是有迹可循的,不少优秀的舞蹈创作都有共通之处,而掌握舞蹈创作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对于舞蹈的感知能力和自身的文化底蕴,同时需要学生具备灵活调动编导技巧的能力。但是不少中职院校的在开展编导课程时都忽视了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得舞蹈编导课程“有名无实”,并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1.3教学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舞蹈作为一项审美艺术,应当用多元化的标准来评价。但是部分中职舞蹈编导课程的评价方式较为落后,评价方式单一,只用一些既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忽视了学生在编导方面的创新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部分中职院校在进行舞蹈成绩评定时,只关注学生的获奖情况,一到期末重点统计学生参加表演的场次和获得奖项的次数,不关注学生的理论成果,导致学生的编导理论匮乏,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事实上,教学评价不仅关系着学生本学期的成绩,更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态度。一个积极的、公正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力量,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弱点,并就弱点找到改善的办法,逐渐完善自身。但是部分中职院校的舞蹈编导教师并不重视教学评价还价,敷衍了事,无法用教学评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反思,这是编导课程的一大缺陷,应当及时弥补。
2.中职舞蹈编导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
2.1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舞蹈编导教学课时、教学目标
当前国内的舞蹈作品普遍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大量作品存在抄袭的嫌疑,这种现象实际上是源于舞蹈课堂教学中对于编导课程的不重视,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因此,要想提高中职舞蹈教学的质量,首先应当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舞蹈表单教学课时、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了解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舞蹈编导艺术理念,提升学生的舞蹈编导技能,强化学生对于“技术与艺术”的认知,从而提升国内舞蹈作品的生命力和张力。
在设置教学目标方面,院方和教师应当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舞蹈编导课程,引入哲学化的理念和技巧,用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应当注意挖掘学生的“本我”意识,引导学生将其融入到舞蹈编导中去,让学生创作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富含生命力的作品。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生命力”这个评价标准,并将此标准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引导学生在舞蹈创作阶段的后期阶段注意补充作品中的“生命力”和活力,进而形成一套科学的创作路径,增强舞蹈编导工作者对于表演的辨析力和重塑力,能够基于各种现实状况和创作条件,调动出编导技能,增强编导与表演的交互性,帮助学生开拓编导技术运用的灵活思考途径。
在建构教学课时方面,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种课程的课时占比,并结合编导课程的需要,合理设置课时,提高编导课程的课时占比,引起师生对于舞蹈编导课程的重视。舞蹈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肢体动作进行训练,其更多是在于对舞蹈文化的渗透以及深化学生对舞蹈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设计舞蹈。为此,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在舞蹈方面的专业能力,更应该将课时用于编导课程上,通过编导课程向学生渗透舞蹈文化,通过文化的角度去诠释各种各样的舞蹈,将舞蹈编制、基本表现手法以及舞蹈史等相关内容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实现舞蹈专业教学的全面开展。
2.2引入多样化的中职舞蹈编导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大学舞蹈编导教学,需要以构建“思维驱动力”与“行动审美”为核心,应当积极引入多样化的中职编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通俗而言在大学阶段的舞蹈编导教育应该提倡“引导如何去思考舞蹈创作”,避免以“教”创作为教学观念。实际上,这样做也是帮助舞蹈编导学生构建“想象力与行动力”的舞蹈自觉能力。因此,教师在以肢体语言开发为途径的过程中,需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舞蹈创编的领域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另外,学习舞蹈专业需要动静结合,一味的动作展示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舞蹈的魅力,造成课堂浮于表面。对此,中职教师应当通过舞蹈专业化、精细化的角度,就编导知识进行层层剖析,以安静、精细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编导课程。
在教学内容方面,舞蹈编导强调“即兴”,也就是要锻炼学生根据现场环境和表演需要临时设计舞蹈动作的能力,一个优秀的舞蹈者,不仅要有登台表演的能力,更要有在舞台上即兴创作的能力。而即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教师应当向学生强调即兴在舞蹈编导中的重要性。即兴对于空间思维的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从实际生活中积累素材。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灵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反思日常生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不断的观察中磨练出舞蹈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环境中所存在的“舞蹈创作条件”发生关注,最终目的是帮助舞蹈编导专业学生灵活地在现实空间中,寻找舞台空间、艺术环境、自我主体的思考能力与应用能力。当然,在讲解内容的过程中,必须要求教师不得以个人“擅长”为主观作用,也要求学生不得以“模仿”为主观作用,而是要将这两者化作“客观”存在,驱动本身创作能力的更多可能性。
在教学方式上,首先,教师应当注重课程和引入和概念的介绍。例如,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课程,介绍所讲授课程的因果联系,讲解编导技巧与编导素养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编导中的抽象概念,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更好地将具有空间形态的舞蹈理念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突破学生的空间认知局限。其次,应当强化编导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增加表演示范环节。针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师应当就抽象概念做表演示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编导课程中的“物件”和“物件重构”的关系,必要时还可以举例说明,方便学生理解。另外,教师应当加强编导课程的思路梳理与空间“环境”分析,讲述形象与逻辑思维的联系、说明发展的可能性,针对于选定“限制性”空间做说明,并引导学生从“本我”的想象基础做探寻,突破传统编导概念的空间局限性,引导学生用创新的方式来表达各种天马行空的概念。难点在于,教师应当通过该课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对编导课程中空间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认知,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解决多维看待编导技术的难题,引导学生随理解能力及想象力程度的变化选择合适的编导技术,建立舞蹈创作空间探索的信心。
2.3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
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舞蹈院校应当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减少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发展的束缚。应当在积极探索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基础上,在教学评价方面积极改革,推动舞蹈编导课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培养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具有现代专业舞蹈知识技能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现代舞蹈创作和表演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考察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舞蹈结构化设计的能力,考察主题是否清晰准确,表现空间是否充分,调度是否合理,动作设计是否符合主题及音乐风格,动作是否流畅,表情是否自然,道具的使用是否恰当,还要观察学生对音乐是否有较强理解力和表现力,是否能够通过舞蹈动作展现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另外,中职舞蹈院校不仅应当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还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编舞展示机会,鼓励学生上台表演自己设计的舞蹈。中职舞蹈院校紧紧围绕重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并结合科学先进的舞蹈教学、编创理论,为学生提供国内外舞蹈演出交流平台,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培养舞蹈编导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3.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中职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需求,中职舞蹈院校应当根据舞蹈行业对于编导人才的要求,发现目前编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与时俱进的编导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重构编导课程的评价标准,改建编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使得编导课程更好地为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相结合的链条性的课程模块,形成“教、学、做”一体的化的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构架出中职舞蹈知识、舞蹈技能相街接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较好舞台表现能力的舞蹈编导专门人才,为我国的舞蹈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编导人才,促进我国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