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史视阈下的舞蹈教育研究
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也同其他教育一样,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因此作为舞蹈艺术的一个方面,舞蹈教育的发展脉络与舞蹈艺术自身息息相关,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古代舞蹈教育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发挥着相当重要作用。中国古代舞蹈教育在经历了由萌芽期、成熟期走向完善的过程,其也形成了最早的美育教育雏形,这对于当下的舞蹈教育发展完善也有一定借鉴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查阅中国古代舞蹈史便可以探寻到舞蹈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舞蹈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一直延续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舞蹈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观等的变化。接下来,本文在依据中国古代舞蹈史料的基础上,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中国古代舞蹈教育(以下将简称古代舞蹈教育)的发展。
1.古代舞蹈教育溯源
古代原无“舞蹈教育”一词,但从原始社会时期便开始孕育了舞蹈教育的胚胎,它是寓于古代教育之中同步发展、寓于舞蹈艺术之中齐步同行的。舞蹈一直以来被誉为众“艺术之母”,这也间接说明舞蹈的形成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它伴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萌芽走向成熟并不断完善。同理,舞蹈的发展轨迹也一定程度代表了舞蹈教育的发展状况,其最早便可追溯到原始时期。
在原始社会,当时语言文字还没有产生,人们之间交流情感只能依靠动作,再加上当时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原始人为了求生存将身体动作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人们的日常交流、生产劳作等都离不开动作,这种肢体表达起着语言的作用,因此舞蹈成为那一时期重要的文化事项和原始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时的舞蹈普及教育非常之兴盛,原始社会无阶级之分,所有人都要接受舞蹈教育活动,同时也可以说这是舞蹈艺术的萌芽。
许多文物古籍材料证明,原始舞蹈渗透在原始先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973年秋天,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文物“舞蹈纹彩陶盆”,这是到目前为止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一幅反映原始舞蹈的场景图画。彩陶盆内壁有三组舞蹈图,组与组之间以平行竖线和叶纹分隔开,每组舞蹈图均是五个舞者,手拉手连臂而舞,舞蹈动作及方向一致,仿佛看到了原始先民们情绪欢快热烈,踏出鲜明节拍翩翩起舞,他们或是在庆祝丰收或是在祈求福佑或是在狩猎前鼓舞士气。这让我们也不禁感叹原始先民们的智慧,可以将舞蹈场面描绘的栩栩如生。除此之外,岩画舞蹈也是探索原始舞蹈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我国岩画分布范围相当广泛,著名的有甘肃黑山、内蒙古阴山、新疆阿尔泰山等等岩画均有详细的记录。在黑山岩画中有一副展示原始人集体狩猎的图画,就像《尚书》中所说“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狩猎生活也是当是原始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岩画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舞蹈是对劳动生活的生动再现,这一特点决定了它顺理成章地具有了传授劳动技艺的教育功能”,这同时也促进了舞蹈教育的传播。据《吕氏春秋 •古乐》和《路史》卷九记载,阴康氏领导部落之初,所居地水道雍塞,气候阴湿,民气郁问,人们血脉不畅,筋骨不达,肤滞脚肺。阴康氏认为跳舞能达到活动关节、锻炼体魄的目的,于是就教给部落成员跳一种他自己创造的舞蹈以强身健体,取名《大舞》,是为“阴康氏之乐”。这部乐舞教育了人们如何强身健体,与当下的广场舞有着相似之处,达到了舞蹈教育目的起到了教育作用,其流传客观上也促进了舞蹈教育的发展。
通过以上的种种史料,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古代舞蹈教育的源流始于原始社会,虽然当时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独立的教育,但是有一群非常勤劳智慧的原始先民,他们虽然没有语言,但是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许多灿烂文明。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舞蹈教育发展状况与社会现状密切关联,舞蹈在当时是一种全民性的普及教育,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割裂,由此为之后奴隶社会的舞蹈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舞蹈教育是由最初的注重人的生存慢慢向娱乐人的精神发展,并且日趋向舞蹈教育自觉化的方向发展。
2.古代舞蹈教育目的
2.1生存需要
事实上,关于古代舞蹈教育目的其第一点“生存需要”在上部分关于古代舞蹈教育溯源中大量提到。原始社会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产力低下,原始先民为了求得生存就要努力去繁衍后代去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拼搏。由于当时缺乏语言文字,只有利用人的动作——舞蹈语言,去交流,因而舞蹈成为了最古老的教育手段与社交媒介。通过舞蹈教育活动,人们可以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比如,在一些发现的岩画中就有许多反映原始先民狩猎的图画:猎手们手持弓箭在围猎长角鹿和野牛。原始先民通过再现狩猎这种维持他们生存的生产劳动,借助于舞蹈肢体动作将狩猎的经验技术传授给其他成员。此外在《吕氏春秋》与《路史》中还记载了部落乐舞《葛天氏之乐》,《吕氏春秋》写道:三人手执牛尾,踏足为节,载歌载舞。这个乐舞分为八段,每一段表现一个主题,如第一段《载民》:歌颂人类本身,祝愿氏族繁荣昌盛;第二段《玄鸟》,表现氏族图腾崇拜;第七段《依地德》,感谢大地的赐予。“葛天氏之乐”主要表现了人们对于丰收的祈求、对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对人类的赞美,这个乐舞又名《广乐》。这个乐舞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美好愿景与精神寄托,他们渴望生存下去,于是通过这种乐舞去祈求上苍。
2.2巩固统治
这一点在周朝的舞蹈教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据《周礼》记载,当时设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教育演出兼顾的音乐舞蹈学校——大司乐,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优秀的统治者,以达到巩固统治需要。其教育对象则是仅仅只针对于王公贵族,教育内容则是《六大舞》和《六小舞》。《礼记.内则》日:“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可见周代是利用文舞武舞来训练人在仪表举止和情感气质方面的修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统治者将乐舞教育与政治相融合,通过这些乐舞教育活动大大达到巩固统治的作用,有着十分鲜明的政治性。
2.3娱乐性
尤其在封建社会舞蹈教育的娱乐性更加明显,而这个时期的舞蹈更多也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享乐需要。第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夏朝的君王从启到桀至商纣都沉迷于声色享乐,《吕氏春秋》中则用“以巨为美,以众为观”来形容其场面之盛大、人员之多。第二个例子就是唐玄宗非常喜好歌舞,因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乐舞机构——梨园,主要教授和演奏“法曲”。其规模相当大,男艺人三百,女艺人数百,其也代表了高超的乐舞水准。这对于舞蹈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得唐代此外封建社会舞蹈的高峰。
2.4教化
我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非常推崇将乐舞用于教育和政治,他认为音乐舞蹈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外化,乐舞是移风易俗的有效工具和教化民众的有力工具。而《诗》和《乐》则是孔子开展乐舞教育的主要科目和叙事载体, 他认为“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其中包括了德育、智育的教育功能, 同时, 还有美育、体育的教育功能。孔子的乐舞也让我们联想到近代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拓者”黎锦晖先生所创作的《毛毛虫》《葡萄仙子》等等佳作,其作品不仅仅向儿童传递了歌舞,还具有教育意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去关照到古代舞蹈教育的教化作用。
3.影响古代舞蹈教育发展的因素
3.1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古代舞蹈教育是中国古代舞蹈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统治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教育也随着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兴衰而发展变化,从而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唐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唐代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这为舞蹈艺术及舞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唐舞其样式之多、种类之全、风格之广、分类之细皆为历代所不能企及,舞蹈是社会各阶层生活中极为普遍的娱乐手段,人人皆可舞,舞蹈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如当时的坐立部伎、软舞、健舞、歌舞戏、佛教道教舞蹈等等都是相当出彩的。正是因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艺术有了更多的追求,乐舞艺术才得以繁盛,因此出现了许多大型乐舞机构(太常寺、教坊、梨园)。这些乐舞机构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乐舞艺人,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唐代舞蹈教育的发展。此外由于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交往也非常频繁。中原的舞蹈走出去的同时,边疆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也进入中原,《胡旋舞》《西凉乐》等都是非常好的例子,中外乐舞艺术相互影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政治不稳定、社会矛盾尖锐,舞蹈发展再也不及唐代兴盛,大量乐舞遗失,从而影响了舞蹈教育的发展,这与唐代形成鲜明对比。
3.2乐舞机构及舞谱传播
以周代为例,其乐舞机构也是相当庞大。据《周礼.春官》所载,周王室的乐舞机构中自“大司乐"以下,共有奏乐、歌唱、舞蹈及其他工作人员将近一千五百人。这个机构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音乐舞蹈学校,其教育对象主要是王室及贵族子弟,学习进度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的,从十三岁到20多岁,对应着不同的内容。“大司乐”在促进西周礼乐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为统治者培养了许多人才,但不可避免的是其所针对的群体有限,舞蹈教育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另一个例子又不得不谈到,唐代的乐舞机构,它为繁盛的舞蹈教育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主要机构有太常寺、梨园、教坊,其中太常寺直到清末才废除。这些机构不仅仅创作表演乐舞,还培养了许多著名的舞人,如善舞《凌波曲》的谢阿蛮、善舞《柘枝》的那胡,梨园中的名舞人蛮儿,在明皇席前舞《凉州》的拏悖儿,善弄《踏谣娘》的张四(少)娘,善歌舞的教坊艺人颜大娘。他们对舞蹈艺术的传播功不可没。唐代由盛转衰,许多艺人流落民间,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民间舞蹈教育的发展。而除了唐代的《敦煌舞谱残卷》还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龙门石窟及宋代的《德寿宫舞谱》等等,它们是舞蹈表演形态的一份浓缩记录,也是传播舞蹈文化的宝库,作为舞蹈教育的传播路径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4.古代舞蹈教育对于当下舞蹈教育的启示
4.1容众纳贤: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素质舞蹈教育
“有教无类”一词出自《论语·卫灵公》的内容,它的意思是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一点对于我国当下的舞蹈普及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就有了吕艺生先生的素质舞蹈教育。他提出“素质舞蹈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舞蹈教育”,这与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不谋而合。可是以当下的中小学舞蹈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始终未能完全实现这一点,舞蹈更多只是在中小学的艺术团开设,更多是为了参加比赛拿奖,具有一定功利目的。但也不乏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舞蹈普及教育做的好的学校。“有教无类”应该贯彻到舞蹈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面向全体学生”更不是一句空话。
4.2源远流长: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养份
纵观中国古代舞蹈史的发展轨迹,我可以窥见其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每一个朝代都有其宝贵的舞蹈资源,有的以文物古籍的形式流传,有的已经消失在历史中,能够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舞蹈资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可以从中去挖掘优秀的舞蹈资源,经过合理的转化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去,让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3因材施教:尊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从周代的礼乐教育可知“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这段话清晰的反映出了其乐舞教育有着严格的年龄等级划分,每一个年龄段学什么内容都是有要求的,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施教。而反观当下的少儿舞蹈教育,经常可以看到某某培训机构孩子受伤的新闻,就是因为教师过早的给幼儿开设与自己年龄不匹配的基本功技巧课程,由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骨骼非常稚嫩所以极易受伤。就当下少儿舞蹈教育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回溯古代舞蹈教育去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运用在当下的舞蹈教育中。
5.结语
通过回溯中国古代舞蹈历史的足迹,我们可以觉察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古代舞蹈教育的发展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舞蹈教育在舞蹈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对当下的舞蹈教育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古代舞蹈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可以吸收其优秀的经验取长补短应用于当下,善于从中挖掘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