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关于高师院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形体与舞蹈课的教学思考——以A师范学院为例

2024-08-16教育论文
在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中,形体舞蹈课也名列其中。《课程方案》的研制,旨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

在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中,形体舞蹈课也名列其中。《课程方案》的研制,旨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高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形体与舞蹈课对于音乐学师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目前对于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形体与舞蹈课并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和相关配套教材,更没有针对这类学生特点及情况设置的舞蹈教材。那么形体与舞蹈课的教学内容如何设置?设置的依据和目的又是什么?

入职以来,笔者数次担任形体与舞蹈课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包括19—21级9个教学班,共计278位同学。进入形体与舞蹈的课堂进行教学探索,为笔者进行教学思考提供了实践基础。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自身对课程的教学思考与总结展开论述。

 

1.高师音乐学(师范)专业开设形体与舞蹈课的目的

1.1学生未来发展及就业角度

首先,由《课程方案》所明确的:“本《课程方案》是由教育部委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研制的。”我们不难看出,高师院校课程方案的设置与毕业生就业对口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是紧密相连的。换句话说,课程方案紧扣学生“出口”,将中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密切结合制定课程方案,旨在把音乐学专业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形体与舞蹈课开设的目的也是紧紧围绕这一宗旨进行的。

其次,根据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分工,他们不仅担任音乐教学任务,更多学校的音乐教师还担任舞蹈教学与排练任务。因此形体与舞蹈课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1.2学生自身发展角度

根据形体与舞蹈课的名称我们不难看出,形体与舞蹈课的设置基本可分为形体训练、舞蹈训练两大部分。接下来,我们从这两个角度分别来看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其课程开设的目的。

1.2.1形体训练

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形体是指:有机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它与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性密切相关,是身体形态相对稳定的特征,可分为体型和姿态两个层面。我们形体与舞蹈课上所说的体态问题多指姿态,“是身体各部位与关节相对位置的外部表现,与人们日常的站立坐走等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后天形成的身体外部形态。”但目前来看,学生普遍对体态问题关注度较低,且对正确的体态认知可能存在偏差。

1.2.1.1对体态问题关注度较低 

据统计,A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普高生。他们进入大学前的学习更多侧重于本专业的技能学习,再加上高中课业繁忙,“长期繁重的学业负担,以及生活不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对自身仪态要求和关注度较少,极易造成弯腰、驼背、扣胸、高低肩等不良体态。”但未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良好的外在形态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常说“教师的表率作用,不止在专业技能上,还体现于教师行为举止的端庄和外在形态的挺拔。”那么,进行体态训练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体态问题的关注度,也是这门课开设的目的之一。

1.2.1.2对正确体态的认知存在偏差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样”。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站相”是什么样呢?大家是否会想到“抬头、挺胸、收腹、提臀”这样的描述。但正确的体态是否如描述中说的那样?以上描述的站姿中,“挺胸、提臀”可能会导致学生站立时出现塌腰撅屁股的形态;而收腹可能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更多的是憋气,但气息作为人体机能正常运行和舞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收腹导致的憋气,必然对学生进行舞蹈产生负面影响;而抬头的动作可能会出现我们最常见的伸脖子的状态。如此构成的体态,相较于正确体态,在认知上可能存在偏差。那么在课堂上,了解、认识正确体态,并能够身体力行的体现在学生身体之上,也是形体与舞蹈课训练的目的之一。

1.2.2舞蹈训练

1.2.2.1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与技能,提高舞蹈艺术修养

形体与舞蹈课的学习,常常不仅是某一舞蹈或舞种的学习,大多是多文化元素、多舞种的学习。教学初期,笔者曾翻阅大量资料,对已有舞蹈形体训练相关教材进行初步的搜集整理,以“舞蹈与形体训练”为词条进行相关搜索汇总如下:

表1“舞蹈与形体训练”相关教材汇总

书目名称 作者 出版时间 所含教学内容

芭蕾舞 古典舞 民族民间舞 现代舞 编导相关训练 少儿舞蹈 其他

《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 田培培 2020 √ √ √ √

《空乘形体训练与舞蹈》 高遇美 2021 √ √ √

于莉

《形体与舞蹈基础训练》 舒永智 2019 √ √ √

《舞蹈与形体训练》 田培培 2015 √ √ √ √

《舞蹈——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 刘柳 2015 √ √ √ √ √

刘斌

《舞蹈形体教程》 姜兰 2011 √ √

 

如表1所示,目前搜索到的6本教材中,除1本是针对空乘专业学生形体训练而制定的书目外,其余5本都是面向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编写的。书中不仅包含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也有包含舞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关的教学内容。书中内容之丰富,其目的不正是希望学生通过舞蹈的学习,掌握其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正如《舞蹈——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的作者写到的,此书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舞蹈训练后,使学生逐步掌握规范、扎实的舞蹈技能和一定的舞蹈知识,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1.2.2.2培养学生表现力,肢体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

音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登台演出在所难免,音乐学的学生也不例外。从舞蹈训练层面来说,形体舞蹈课的训练除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服务于舞台表演。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未来参加工作,登台演出在所难免。那么通过形体与舞蹈课的训练,尤其是不同风格舞蹈的学习训练,既可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肢体舒展度,还可以引导学生带有情感的进行肢体表达。对学生的舞台表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此课开设的另一目的。

 

2.高师音乐学(师范)专业形体舞蹈课的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课程开设的目的,课程的设置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对于教学内容的设定,除符合《课程方案》的要求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积极尝试更新教学内容,希望探索出符合本校音乐学(师范)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的教学内容。

笔者注意到,不少学生一提到形体与舞蹈课,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字——“疼”。在不少学生的观念中,形体与舞蹈课就像舞蹈专业学生每天进行撕腿、下腰一样的训练。笔者针对以上“误解”,结合多数学生作为普高生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以及课时量有限的实际,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做了以下尝试:

 

2.1进行基本站姿与热身相结合的练习

首先,站姿作为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方方面面的身体姿态,尤其是登台演出时,良好的台风从良好的站姿开始。由此,课堂伊始进行正确站姿的学习尤为重要。那什么样的站姿是正确的呢?以舞蹈站姿要求来说,就是指学生站立时:双脚跟并拢,脚尖自然打开,重心均匀放于两脚之上,同时向下踩;两腿夹紧,双膝肌肉上提,大腿内侧外旋且收紧的同时向上拉长;臀部、腰部肌肉向内收紧且上提,双侧肋骨向内回关、尾椎骨包回,双臂放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肩胛骨打开,双肩下压;后脖筋上提,头保持正直,下巴微收,双眼平视。即从耳垂、肩峰、髂嵴中间、膝盖、脚踝关节排列应该穿过重力线。依据以上要求,在课堂上笔者根据学生情况设定训练动作进行站姿练习,为后续的训练打下基础。

除体态训练外,热身运动也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教学中,热身环节多采用单一的训练动作,旨在从头、肩、髋、膝盖到脚腕等部位进行训练,充分活动相应关节,以到达热身效果。但单一的站姿训练或关节的活动练习,难免会有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在教学中把体态训练与热身动作相结合是有效避免这类情况发生的措施之一。例如加入跑跳步、吸跳步等动作,在活动关节的同时,强调学生保持上半身的直立,使站姿与热身动作相结合,在动、静互换中达到热身、体态练习的双重效果。

 

2.2进行芭蕾基本动作练习

“芭蕾舞是公认的最具科学性、规范性的舞种,它小到手指、脚趾,大到身体在舞台中的表现力,处处体现着规范性。通过芭蕾基本动作的训练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身体直立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提升肢体舒展度。”由于课时量有限,课堂中选取的动作多以脚位、手位和简单的手臂动作为主,以此对学生身体协调性及肢体的舒展性、规范性进行训练,塑造和改善身体体态。

 

2.3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组合练习

如果说芭蕾的训练是为了巩固学生身体直立性与提升肢体舒展性,感受外国文化。那么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则是带领学生学习不同民族舞蹈的同时感受本民族文化。

那众多的舞蹈应如何选择呢?在笔者看来,根据音乐教材的曲目进行选择就是方向之一。以苏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全册共150多首曲目,每学期平均有20多首,这其中不少曲目都有载歌载舞的要求。笔者根据音乐课本中所涉及的民族民间舞蹈音乐进行整理,如表2:

表2.苏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曲目中所涉及的民族民间舞蹈音乐汇总

单元

年级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总计

七年级 1 0 0 0 1 1 3

塔吉克族1 汉族1 藏族1

八年级 2 3 3 5 0 1 14

回族1

汉族1 藏族3 维吾尔族2

回族1 彝族1

苗族1

瑶族1

傣族1

汉族1 侗族1

九年级 0 0 2 0 0 0 2

藏族2

 

由表2我们不难看出,初中音乐教材中所涉及的民族民间舞蹈音乐在三个年级都有体现,尤其在八年级较为集中。其中汉族与藏族、维吾尔族舞蹈音乐数量较多,其余民族的音乐相对较少。那么在内容设置上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时情况选择汉、藏、维三个民族进行舞蹈组合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舞蹈动律风格的同时对了解其人文知识。为学生未来“跳、讲、排”等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2.4进行现代舞组合练习

现代舞作为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舞蹈派别,它的训练旨在解放学生肢体,使其学会运用肢体表达内心情感。由此,在培养学生正确体态、动作规范性,以及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之后,解放学生肢体的训练就要提上日程。

尤其是现代舞的动作表现地更为自由,且音乐风格较芭蕾舞和民间舞节奏感较强,更贴近学生的喜好。在教学中笔者也尝试采用双人舞舞段进行教学,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之间配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凝聚力。

 

2.5进行少儿舞蹈组合练习

除学习芭蕾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外,学习简单的少儿舞蹈也将有助于学生未来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表1中,显而易见,6本教材中老师根据课堂需要,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但少儿舞蹈却未列入其中。据了解,目前就职于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承担社团或其他舞蹈排练的任务是常事,尤其是小学阶段“六一”儿童节或其他演出机会较多,那么学习和掌握一些少儿舞蹈对于学生未来就业胜任自己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少儿舞蹈动作较为简单,可采用学生小组间相互配合自行学习动作,再进行汇报及点评的形式教学。如此既锻炼学生自学、协作的能力,又使学生对少儿舞蹈有了初步的了解。

 

3.高师音乐学(师范)专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的教学形式

3.1采取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多采用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模式进行教学。例如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由于各民族受其地域和文化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舞蹈风格与形态,在掌握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以藏族舞“一边顺”动作的教学为例。在学习动作前,笔者会先带领学生了解藏族文化等相关知识,以及其与舞蹈的关系。再组织学生通过爬楼梯的方式,以登高模拟登山状态,感受不断“登高”的过程中身体出现的运动状态,由此引出“一边顺”动作的形成过程及运动方式,以启发引导的形式,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动作要领,从而更好地掌握动作。

 

3.2采取“借用合力”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借用合力”的教学模式,鼓励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集集体之智慧,针对课堂中较难掌握的内容进行探讨,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并形成在课下督促帮练,课上分组回课,以及回课过后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的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品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小组回课,还可帮助学生渐渐摆脱“人前不敢舞”的情况,使他们摆脱恐惧心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在回课过程中将所学的组合中加入空间及调度、队形的变化,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创造能力。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4.结语

形体与舞蹈课的教学是事关师范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及未来就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他们如何更好地培育下一代的大事。立足学生本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更新教学方式,紧跟时代步伐和社会需要,力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音乐学师范生。形体与舞蹈课的探索之路道阻且长,吾辈愿扛起重任,不断学习,继续深入且持续的进行思考和探索。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