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瑶族花棍舞“仪式-课堂-舞台”的传承新模式
1.赣南瑶族花棍舞的文化溯源
赣南瑶族花棍舞起源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陂头镇过山瑶民祭祀仪式“朝皇”中的“点兵棍舞”,是瑶族人民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受地域、人文、自然等因素的影响,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赣南仪式舞蹈。它凝结着过山瑶传统文化精神,反映了赣南瑶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宗教信仰、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情。2008年6月批准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面临后继乏人、平台局限、教材短缺的现状,处于失传危机的边缘。据目前调查总结,影响赣南瑶族花棍舞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有宗教文化和山地经济文化两大因素。
1.1宗教文化下的娱神舞蹈——“神棍舞”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根植于瑶族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瑶族的宗教信仰是一个庞大的复杂体系,既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魂祭祀,又在与汉、壮等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吸收了道教、佛教、基督教的成分,其中受道教的影响最大。 赣南地区的过山瑶民拥“盘瓠”为本族始祖,拥“陈、林、李”三姓女道士为本族女神,其节庆活动既祭祖也祭神。祭祖过“盘王节”,以“还盘王愿”为祭祀项目。祭神则举行“朝皇”仪式,仪式的主要内容和规程大部分是从祭祖的《盘王舞》中演化而来。
赣南瑶族花棍舞中的道具“花棍”(又名“点兵棍”“上元棍”),是具有法力的神棍、神杖,也是多神崇拜、巫术文化、道教文化下的合力产物,用以差兵遣将、度化纸钱、点席、禁住邪神恶鬼等。神棍平时靠在祖神香案下,师公只有做法事时才持棍出行,调遣阴兵阴将(如图1)。例如“出兵收兵舞”中:师公两人用上元棍对舞,挥转上元棍,动作有单棍、转棍、夹棍、摆棍等,再现了瑶族祖先为抵御外族入侵而操练五旗兵马的情景。
图 1 ( 图片由全南县文化馆刘馆长所供)
1.2山地经济文化中的娱人舞蹈——“花棍舞”
民谚有云:“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朝。”全南县现存的《瑶族歌经》里有首诗形象描绘了过山瑶以前的艰苦生活:“刀耕火种在山坡,收入不满小半箩,山芋野菜度日子,火堆蓑衣当被窝。”在特定的山地生活环境下,赣南瑶民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在深山箐沟丛林中开山造地,住山吃山,以山为生,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山地经济文化。
据全南县瑶族花棍舞第二代传承人赵永鑫说:“赣南山间野猪、麂子、山鸡居多,瑶族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以集体狩猎为主。秋冬时节,家家户户都上山收野蜂蜜、采摘香菇、刨挖冬笋,烘烤成干货出售。香菇、笋干与野味三大传统山货,过去也是瑶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近年来,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分散在深山老林的瑶民们下山兴建住房聚居,结束了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在林间山坡上开辟了千亩果园,大力种植杨梅、蜜橘、脐橙等果树。”由此可见,瑶族的经济模式从原始的狩猎经济、采集经济、山地游耕农业逐渐发展成以农为主或以林为主,多种经营。
劳作之余的瑶民们会唱着婉转悠扬的山歌,用有颜色或花纹的小木棍替代“朝皇”仪式中的“点兵棍”而舞,仿模劳动生活中上山、伐木、打猎、舂米、擂茶、挖笋等动作,以供生活娱乐(如图1)。由此,赣南瑶族“神棍舞”从祭祀形态,逐渐发展出了自娱娱人的“花棍舞”艺术形态,成为了赣南瑶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如表1)。
表1:宗教文化和山地经济文化影响的艺术特征对比
特征
分类 神棍舞 花棍舞
题材 祭祀仪式中的请神、祭神、拜神 瑶寨男女爱情和山间劳作的生活情境
功能 驱邪消灾和娱神还愿 自娱、娱人、健身
风格 深沉、古朴、宗教色彩浓厚 灵巧、轻盈、活泼、充满生活气息
道具 铁制尖头、彩龙棍身 木棍或竹棍制成,镶嵌流苏、铃铛、彩带
动作 道教“罡步”套路和弓背埋头的娱神体态,以及转棍、夹棍、摆棍等 继承转棍、摆棍技术,吸收赣南民间舞和各地瑶族舞蹈的动作语汇,丰富击打方法和步伐
音乐 师爷、歌娘现场念唱,混合法器声响 录制音乐,融合瑶族山歌、传统民族器乐和电子音效
2.“仪式-课堂-舞台”的新型传承模式
赣南瑶族花棍舞的传承与创新既要关注舞蹈内部的历史、文化特征,又要尊重其外部的动律特征和风格特征。为此,笔者立足于赣南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土壤,2018年至今先后6次深入实地进行田野调查,与全南县文化馆、全南县歌舞剧团、非遗传承人、赣南民间艺人、全南县瑶族村、广东始兴县瑶族村、韶关学院瑶族舞蹈传承基地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对赣南瑶族花棍舞的研究现状、文化成因、动律特征等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以元素、融教学、促传承”的核心理念,对赣南仪式舞蹈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展开了元素提炼、动机提炼、组合编排、课堂教学、舞台展演等传承模式的新探索。
2.1元素提炼
在北京舞蹈学院许淑媖教授的“元素教学法”理论指导下,笔者提炼了赣南瑶族花棍舞中最具风格性和典型性的体态、动律、步伐及道具运用技术,以人的肢体结构为分类,可将其归纳为“转、打、挑”为主的上肢动律元素和“蹲、颤、跳”为主的下肢动律元素。这六大元素的提炼与发展和瑶族的宗教文化息息相关,反映了赣南瑶族“靠山吃山,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遗迹,同时也体现山地经济文化作用下的赣南瑶民在日常生活中舂米起屋、翻山越岭、负重行路的劳动生活写照。结合田野调查所得,以“转、打、挑、蹲、颤、跳”六大动律作为核心元素展开组合编排,拓展赣南瑶族花棍舞的教学价值。
2.2动机提炼
丰富多彩的赣南瑶族民间生活是花棍舞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来源,笔者借鉴了徐小平所著的《中国民族舞蹈编创法》中“生活动机”和“音乐动机”的捕捉、提炼方法,在实地调查中,通过敏锐的观察,将捕捉到最具特点的动态和静态进行舞蹈化的提炼。例如《转花棍组合》中捕捉了一段模拟鸡叫“呜喽喽︱喽喽喽︱呜喽喽 喽喽喽‖”的旋律为核心,提炼了山地经济文化下瑶民“喂鸡”“赶鸡”的形象,结合瑶族舞蹈蹲摆的体态和转花棍动律形成舞蹈动机。通过“生活动机”和“音乐动机”的捕捉、提炼,使花棍舞的动作语汇更加简洁凝练、完整统一,饱满且富有生命力,既不失文化内涵,同时还能突显赣南瑶族花棍舞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风格特点。
2.3组合编排
赣南瑶族花棍舞教学组合的编排参考了周萍和黄奕华所著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根据不同的组合的教学特点和训练目标,运用了不同的编排原则和方法。例如,在《转花棍组合》中,运用了单一类训练组合的编排原则和方法,尽力把握赣南瑶族花棍舞的风格“点”,锻炼学生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在《打花棍组合》中,则运用了综合类组合的编排原则和方法,尽力把握赣南瑶族花棍舞的风格“面”,设计了多种击打花棍的动作短句,强调动律、节奏、情感相互交融,通过不同空间、节奏的花棍击打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具适用能力和肢体协调性、灵活性,同时达到强身健体,活跃课堂氛围,传达民族情感的功能。
2.4课堂教学
赣南瑶族花棍舞教学组合的编排实践由动律、元素、动机、短句、组合五个部分构成,各个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该课堂教学实践也是由简到繁,从元素→短句→组合的逻辑递进的过程。根据教学对象的学情,参照中国民族民间舞瑫课程的教学目标,赣南瑶族花棍舞的教学目的可归纳总结为:立足赣南民间文化,通过地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赣南瑶族花棍舞基本的体态、动律、步伐及道具运用技术,加强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升舞蹈表现力和动作模仿能力。弘扬赣南瑶族花棍舞蕴含的“非遗”表演技艺和优秀文化,开拓舞蹈学生的艺术视野,加强本土文化自信。细化到不同组合中,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则更具针对性和训练性。
2.5舞台展演
舞台实践是高校文艺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深化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舞蹈课堂融合教学的重要手段。笔者始终坚持探索走一条激活传统“非遗”艺术魅力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新模式,集教学、研究、传承、创作、演出、推广为一体,努力践行高校所担当的文化引领与传承的功能。在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舞蹈表演学生专业能力,检验教学成果(如图2)。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瑶族花棍舞为题材的舞蹈作品在“江西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群舞专科乙组一等奖的优秀成绩。同时在社区演出或者校园学期实践演出中,引导学生开展仪式舞蹈艺术表演,既增加了学生的表演技能,又通过课外实践的形式有效地向社会传播传统文化,激发社会群众参与到“非遗”传承活动中来。希望通过舞台展演的形式,带着赣南瑶族花棍舞的表演技艺和优秀文化,走出大山,走进高校课堂,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图 2 花棍舞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笔者摄
3.赣南瑶族花棍舞的教学价值
3.1传承赣南“非遗”技艺文化,搭建“从跳到研”新平台
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象为舞蹈表演专业的大二女生,她们拥有良好的舞蹈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学生们而言,参与该项目也是一个“从跳到研”的崭新平台,引导着学生们从课堂动作中探究舞蹈背后的动律特点和文化内涵。例如花棍舞以“朝皇”仪式中的“绕指转棍”为训练核心,开发道具“转”的技法,锻炼学生手指和手腕的灵活性,能有效的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传承花棍舞蕴含的“非遗”表演技艺。此外,教学组合中的“挑山手”是表现瑶民上山挑担的劳作形态,“出歌堂步”表现了古朴的瑶族民俗“耍歌堂”,这类动作都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开始关注和热爱赣南瑶族文化,帮助她们塑造民族文化的自信心。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再以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方式,让学生实现“从跳到研”的能力飞跃。
3.2展现高校教学风采特色,赋予赣南“非遗”新活力
大学办得好不好,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特色是否鲜明。如何走特色兴校之路,成为江西省高校开展主题教育找实问题、挖深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的关键。随着人们舞蹈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本地仪式舞蹈的挖掘和“非遗”传承模式的创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办[2005]18号)精神:“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为响应国家政策,突出办学特色,实现以高校传承推动“非遗”发展的桥梁作用。我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南县瑶族花棍舞为发力点,对花棍舞进行提炼、加工、美化、推广,让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巧妙结合,使其适应于高校教学环境。再通过“非遗进校园”“美育展演”等活动加强学校品牌建设,展现我校教学风采特色。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缓解了赣南瑶族花棍舞后继乏人、平台局限、教材短缺的传承危机,赋予了赣南仪式舞蹈新的活力。
4.结语
赣南仪式舞蹈丰富多彩,在党的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群体关注赣南、关注赣南仪式舞蹈文化。赣南瑶族花棍舞受赣南独特的气候、地形、植被、民风,及瑶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影响,从数千年来祭祖还原的祭祀形态中独立而出,成为赣南瑶民代表性、自娱性的艺术形式。本文是传承和弘扬赣南仪式舞蹈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后期将持续性深入研究,深挖民间舞蹈形态,完善和细化组合的分类和内容,编创更多优秀舞蹈剧目,让赣南仪式舞蹈不仅能从“田野”走向“课堂”,更能从“课堂”升华于“舞台”回报于“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