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高等农业院校相关涉农专业有着十分优质和深厚的教学资源,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学子的使命。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对此,文章主要针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调整和结构优化进行研究,探讨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质量。
一、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现状
中国高等院校的涉农专业由来已久,并且经过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的积淀。当下,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进步,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增加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巩固中国传统涉农专业学科建设,在近10年间,中国又有近20多所高校新开设了涉农专业课程。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在师资力量和教学场地、经验上都存在很大不足,使得现在新办的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现如今,部分高等农业院校陷入发展瓶颈,主要原因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农业院校受到市场的利益驱动,也想在市场中分到一杯羹。但是由于部分高等院校的涉农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并且在涉农专业上所投入的资金、设备以及师资力量都还很薄弱,所以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所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再加上这些农业院校是近几年刚刚建立,在各项设备上配备不足,即使招收了学生并成功毕业,也往往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同时,一些农业院校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而不注重专业课程质量提升和农学专业的结构调整,导致现在许多新兴农业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一味地模仿那些已经成功的农业院校,却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地域特色等进行办学,这也造成当下许多有涉农专业的农业院校在办学上缺乏特色。
(二)学科专业建设不平衡
当前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平衡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抢占热门专业名额,但由于缺少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和师资力量,所以即使将农学专业创办起来,也很难形成平衡的专业体系。此外,目前还有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在学科建设上倾注了太多精力,却忽略了真正的核心应是农业专业课程建设和优化,导致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发展和专业课程结构出现脱节,最终造成学科整体建设不平衡的现象。
(三)学科专业建设与办学定位不相符
当前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应遵守中国学科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农业院校才能结合自身现状和特点以及地域特色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优化专业学科结构。但是如今在高等教育市场中,部分高等农业院校过分迎合市场需求,被市场利益诱惑,导致在办学和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学科建设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之间的错乱现象。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优势应是农业学科和相关课程建设,因为农业学科并不能和其他一些经管类的学科相比较,农业学科在中国有着十分深厚的社会地位,但是在专业吸引力和就业方面却远不如金融类的热门专业,而农业学科却是基础型学科,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基础,目前中国部分农业高等院校也秉承着这一发展目标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随着农业高等院校不断增多,现在仍然存在部分农业类院校在学科建设上与办学定位不符合的情况,并且也无法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
(四)学科专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进步,国内许多高校在专业管理和结构优化上有所提升,但是由于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仍未能完全理顺,在各自的范围内不能较好地展现出优势和职能。这就使得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高等农业院校虽然获得了学科的自主设置权利,但在学科的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上仍然呈现出较大不足。
(五)文化课程培养缺乏目标性
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并且开设了多门学科专业,但当前并没有哪一所高校在学科专业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大部分高校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加之学科专业涵盖范围非常大,导致学校在开设相关专业的时候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以至于只要是文化类的学科都可以称之为学科专业,而且每所学校的培养模式也不一样,导致文化类的专业课程五花八门,文化课程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目标性人才培养与市场出现脱节现象。
(六)师资力量存在不足
在学科专业的教学上,大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而且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学科建设仍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高校在这方面的经验明显不足,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组建完善的教师团队。
此外,在很多高校中负责文化专业课程的教师大多是跨专业教学,这些教师并非该专业的教师。教师在教学当中多以书本知识为主,更加倾向理论性知识,不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在学科专业课程当中,由于学科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教师无法把理论性知识与实际进行结合,就会导致教学与社会脱节,学生毕业后也难以胜任相关岗位。由此可见,增加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储备,积极培养学科专业教师迫在眉睫。
(七)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在教学当中没有注重学生的创新培养。多注重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可是学科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创新的产业,教师在教学当中不重视学生的创新培养,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也脱离了学科专业的教学目的。第二,学科专业实践性强,但是当前高校的学科专业教学基本上是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后无法将知识应用到岗位当中,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职场信心,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一)依托现有优势学科专业发展相关学科专业
目前许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在原有的传统学科基础上延伸出其他的相关专业,由于农业高等院校都具有本身的特色优秀学科,并且同时还兼具许多传统的优秀专业学科,而农业学科只是依托于这些传统优秀学科之上的一种学科,因为这些高等农业院校已经具备了师资团队、教育培训场地、相关教学设备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所以在这些原有的学科基础上再衍生出农业学科就显得十分轻松,并且不会使农业专业质量下降。此外,高等农业院校的农业专业结构优化还可以以现在日益进步的科技为中心和重点,围绕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去拓展农业这一学科可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这样在科研方面也可以更大程度地体现传统的专科学科特色,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总体的学科建设特色和课程的实用性。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农业高等院校如果能基于本身的课程和相关资源设备为基础发展出衍生专业,如农业专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带动农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进步,使学科发展能适应如今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时代进步趋势。
(二)利用优势与特色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特色专业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无论是经济类院校还是农业类院校抑或是医学类院校,在其长期发展和改革中逐渐形成属于自身高校特色和专业的优秀课程。因此努力做好专业课程建设,挖掘课程定位内涵,研读农业专业的课程建设相关政策,依托传统课程优势融合新的学科特色,为农业学科发展和探索提供多种资源,从而建立涉农专业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确立现有学科专业体系中最高的最具特色的学科专业基础,建立最具活力的学科专业。通过这种模式,利用学科之间交叉优势丰富学科专业课程内容,打破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之间的壁垒,做到学校资源的高效利用,做好资源之间的分享,建立起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优秀试点工作,可以更好地探索边缘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学科的专业结构和体系。
(三)适当发展文、法、经、管类学科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
虽然高等农业院校在专业结构设置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农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向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多样性、综合性人才的补给。于是许多院校积极抓住农业当前难以发展的瓶颈去改革创新涉农专业相关课程,在农业课程中加入文、法、经、管类的课程,并且这些院校还结合本身特色和地域特色,形成多种农业学科专业,给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增设了许多实践类的课程,增强了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也形成了涉农专业学科特色,推进学科结构优化。
(四)拓宽学科专业内涵
高等农业院校在进行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时,还可以通过拓宽学科专业内涵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其一,学科专业知识和课程内容需及时更新;其二,学科的专业水平要进行有效提高;其三,要依托现有的资源和师资力量以及学校优秀课程来延伸涉农专业课程。只有做好这三点,学科之间才能相互依存、融会贯通,极大地丰富学科专业课程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做好学科结构优化,首先,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要做好学科的向外延伸拓展,只有在数量上打破学科壁垒才能有重大突破,并且在今后的研究型学科中,也能通过学科的向外延展来提升和改造,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水平。其次,融合传统学科的优秀之处和新兴学科的缺点,形成相互弥补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实现学科结构优化,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创新发展。
(五)完善学科专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科专业管理是对学科专业构建及宏观定向的把握,对学科专业近期、中期发展进行全面性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要建立合理的学科专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由以往的行政权力主管学科专业的发展转变为由学术权力主导、行政权力控制的双向运行机制,将管辖权和监督权加以区分。
一方面,学科专业结构管理应有目标导向性,面向问题研究,集聚学科专业力量,集中资源强化扶持。管理机制不能停留在虚体层面,要实施跨院系的决策协调机制,在学科专业现有的规模基础上,注重学科专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和运作的指导及协调,确保高等农业院校内部与外部的各项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反馈”的良性运行机制。规范管理、理顺校院两级学科专业管理关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大的学科专业为基本单位,加强对教育教学、科研资源的统筹管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协调与合作,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建设档次,实现学科专业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建设与使用效益,促进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效益。
另一方面,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国外普遍做法是对学科专业建设做出贡献的教职人员发放奖金和提供晋升或学习机会,尤其是对科研项目的提升做出很大贡献的人员,以开拓创新奖、各种科研补助、机动性补助等名目发放资金奖励或提供学术休假、调研资助等学习机会,例如,哈佛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就是这样运作的。但是在本科教育阶段,还未建立有效的学科专业建设激励机制。研究型大学既要注重研究生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项目管理,更要注重本科专业建设,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本科专业发展。
(六)明确学科专业调整方向
为了可以更好地实施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对于国内的高等农业院校来说,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外农业大学优秀学科建设的经验,分析和掌握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特点、现状和已经具备的资源,进而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农学专业做好铺垫。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学科建设不应一味地被学术功利所蒙蔽,应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分析,注意学科历史的积淀,多发展实践特色,要顺应时代发展,在不断的改革中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许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已经顺利地进入研究型大学的试点列表中,并且这些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也成功地转型成研究型的专业,初步完成了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一大主体步骤,对于农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除此之外,随着学科的不断改革和调整,学科专业在伴随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办学效益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主要的典型代表有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本身已经拥有丰厚的传统优秀学科为基础的大学,这些大学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去发展和延伸具有各自特色的农业学科,并且通过年代的更替,这些大学的涉农学科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涉农专业领域也有一定的领先地位。虽然这些农业大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世界上许多优秀知名的研究型农业大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仍然需要不断地重视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