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改革实践
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及其意义
1.1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音乐艺术文化资源。各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改革工作,有利于起到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是通过将课堂音乐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课堂音乐教学模式中合理融入应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从而让更多高校学生亲身接触了解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陶冶学生情操,拓宽学生音乐学习视野[1],培养学生良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意识,并引导学生树立起先进的音乐文化科学发展观。
1.2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意义
现代高校通过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学习需求,让更多学生接触到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音乐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民族音乐审美情感,并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审美水平。因此,各民族地区高校要深入挖掘当地民族原生态音乐资源,并将这些民族音乐资源融入课堂实践教学中,这样能够促使高校学生在本土音乐文化熏陶中增强自身民族情感体验,提升个人心理素质。
高校在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中加入多元民族音乐艺术文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不同民族音乐文化内容,能够散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高校学生智力发展更加平衡。各民族地区高校通过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能够让更多学生深入了解到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历史,培养学生平等包容对待不同文化的认知态度,树立起先进的音乐学习价值观,大力发扬我国少数民族优秀音乐文化,推动我国音乐教育行业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改革实践
2.1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基于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较多高校音乐师资是以西方音乐体系为基础培养出来的各方面教育人才,由于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对本民族地域传统文化认识匮乏,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有一定的限制。对于这一现象,高校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服务当地经济,不同民族音乐有着不同的演绎风格特色,音乐教师要注重保留少数民族学生原有的演唱风格特色,而不是只是运用学院派民族唱法去衡量少数民族传统唱法,无论是那种唱法体系都是建立起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上的。比如,我国蒙古族音乐歌手在演唱歌曲时喜欢擅长长调拖腔,自身喉头往往会偏高,就像是马头琴演奏出来的声音效果,傣族音乐歌手则是由于自身传统语言文化的特点[2],在声音运用上通常会携带着一定的鼻音,这些民族音乐发展都是构建在民族传统化上的,高校音乐教师要注重转变自身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理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
2.2明确学科教学目标
民族地区高校在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改革工作时,要明确学科教学目标,除了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传承发展精神文化之外,还必须大力发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音乐综合人才,确保他们不仅具备高超的音乐综合水平,还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基于素质教育发展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在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培养上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高校要明确以培养传承性与专家型相互结合的全方位人才,而不仅仅是关注到学生对于各种音乐技巧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比如,在新规划学生的课程培养目标设置上,音乐教师要将班级的不同民族学生分开来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他们刚兴趣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3完善课程内容设置
在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不同学生具备了不同的嗓音条件和表演风格,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出个人表演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于那些有志于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师生来说,教师要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到学生对于少数民族音乐学习的各项需求,从而充分挖掘当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将课堂教学与民族音乐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少数民歌与经典歌曲同样出现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帮助高校培养出更多少数民族音乐综合人才。民族地区高校要联合社会专家共同去编写又有民族民歌、又有西方经典歌曲的歌曲集,这些歌曲歌词既有民族语言,也会有汉语、英语等不同国家语言,这样能够帮助不同民族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歌曲歌词涵义,将自身丰富感情投入到民族歌曲作品演绎中。
2.4健全师资力量队伍
培养组建起高能力、高素质的音乐人才队伍。这些负责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音乐教学能力,还必须充分掌握了解到不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特点,能够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更加科学高效传授给每个学生。民族地区高校要结合自身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情况和办学条件,适当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建设的投资力度,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参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培新教育活动,实地学习研究少数民族音乐,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民族地区高校还可以通过不定期邀请社会专家学者到校进行授课交流学习,在校园内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少数民族音乐学术学习氛围,帮助音乐教师开阔学习视野,共同去创新编写最新的少数民族音乐专业教材,开发设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方案。
2.5深入唱法理论研究
民族地区各大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少数民族音乐理论水平,就必须引导广大音乐教师深入声乐理论研究工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理论互动交流。例如,高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少数民族声乐理论知识研讨会,共同围绕某个少数民族传统声乐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思考分析问题,大胆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想法,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形成个人鲜明声乐演唱风格。与此同时,高校要努力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在保留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韵味的同时,还需大胆吸收融入西方音乐演唱技巧方法,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事业建设稳定持续发展。
2.6丰富实践艺术活动
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还需进一步丰富实践艺术活动。将课堂上所学习的少数民族歌曲展示在实践舞台上,合理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和方法来诠释整首作品,积累更多实战表演经验,为将来成为音乐应用型人才打好扎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工作岗位进行实训学习或者景区景点做演绎人才,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堂所学习知识点的消化理解,将所学知识实践应用在工作问题解决或者声乐比赛过程中,强化锻炼学生的音乐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少数民族音乐学习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就必须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高校必须形成专业完善的音乐团队,并引导音乐教师积极改变自己的音乐教学理念,优化少数民族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改善和有效地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 有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并组织学生参与到多元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活动中,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