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资助体系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的迫切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是泛泛而谈,应该融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大学生资助体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发挥思想价值引领的作用,高校资助工作关乎到学生的切实利益,更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促进高校资助体系能够顺利平稳的运行下去。思政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关键,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自己的成人成才。之所以强调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资助体系中,是因为随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越来越大,各种与之相伴而产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越来越多,有必要加强此方面的思政教育[1]。
当前高校资助体系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针对当前阶段的高校资助体系,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在此,首先当前高校资助体系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为下文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改良性策略做铺垫。
(一)学生对资助体系存在着功利化的认识倾向
资助体系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让一个贫困学子因为经济问题而上不起学,既是为了保障广大寒门学子的学业,同时也是为了鼓励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信念,既在经济补助,也在精神育人。然而,在现实大学生活中,却有许多学生只看到了补助体系所带来的经济利益,道德信念缺失,有些学生仅仅是为了奖助学金才学习,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为了争夺奖学金,与周围同学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严重违背了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初衷。高校不仅是培养知识的地方,更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地方,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道德品行,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
(二)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
创新意识是学生成长过程当中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精神。人无信不立,不管是在激烈的社会角逐中获得竞争优势,还是在与人交往中获得他人的信任,诚信都是必不可缺的因素。学生自小学就开始接受诚信教育,无论是拾金不昧还是考试诚信等,历来为学校所重视。然而,随着高校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而出现了诚信意识缺乏的现象。例如说部分学生拖欠助学贷款,虚假伪造奖助学金评审材料,骗取贫困生资格等。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了这些学生自身的实心问题,更是影响了整个环境的公平氛围,严重破坏了高校风气建设。
(三)学生感恩意识淡薄
政府每年都需要大量拨款来维持高校奖助学金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视以及对贫困群体的关爱。但很多学生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一面接受国家与社会的关怀,一面自私自利,缺乏反哺社会,报效国家的精神信仰,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在逐渐淡薄。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精神财富。当前社会不仅需要高技能,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与人品的人才。青年的精神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加强高校经济资助体系中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
当前高校资助体系下大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问题的原因
高校学生之所以在资助体系下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思想政治问题,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原因,本文在此对这些原因做出总结和分析,为下文进一步深层次的探讨做出铺垫。
(一)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滋生了浮躁功利的氛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总值也在迅速增长。尤其是21世纪之初,我国加入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经济更是迎来了腾飞。就历史趋势而言,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以及多元的文化价值滋生了功利浮躁的氛围。虽然作为象牙塔的大学与真正的社会有所不同,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已经被一些学生沾染,功利主义在学生中普遍存在[2]。
(二)学校针对性教育的缺失
很长一段时间来,高校对奖助学金的评审工作都勤勤恳恳,视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但是往往却把关注重心放在了物质上而忽略了精神上的帮扶,资助体系针对性思政教育的缺失就是最直接的体现。虽然高校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却没有有效的将思政教育与奖助学金评价体系相结合,进而造就了相关方面工作的缺失。
现行资助体系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高校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培养懂得感恩,品德健全的大学生不仅是学校对学生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基于上述内容,本文在此总结出以下几点,现行资助体系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工作形式,开展感恩教育
首先是创新工作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高校必须让学生明白,国家和政府对学生的资助补贴并不是理所应当,而是政府对贫困群体的特殊关怀,寄托了党和国家对学生成人成才的期盼。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应当从形式上进行创新。在传统的感恩教育中,无非是通过一些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来组织,但大多数这些比赛流于形式,缺乏实际影响力,并不能够很好的发挥感恩教育的作用。高校应当将感恩教育作为思政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来进行,尤其是结合当前形势的高校资助体系。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应当是有连贯性的系列教育互动,而不是片面的开展某项比赛。
(二)加强约束机制,普及诚信教育
为了避免出现贫困生认定弄虚作假,学生虚假制作贫困认定材料等情况,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约束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首先是加强诚信宣传,高校应当把预防工作作为主要内容,尽力避免出现高校补助方面的问题,将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来开展,其次才是约束和惩罚机制[3]。高校要针对不同情况来合理设置相关的约束机制,明确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将失信学生记录在案,以此来体现对学生诚信的重视。高校应当将诚信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告诉学生不管是在学校中还是在社会中,失信行为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不管是在社会中还是在学校中,许多学生出现问题往往都是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学生片面的以为自己的行为无关紧要,却殊不知已经严重违反了道德法律。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发挥宣传和教育功能,使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深入学生心理。
(三)强化勤工俭学,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
勤工俭学是高校补助体系中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手段。高校进行大学生补助,不仅仅要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更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勤工俭学既是给了贫困大学生一个获得经济收入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锻炼学生回报社会以及适应社会的方式,非常适合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通过勤工俭学,告诉学生应当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应当有回馈社会的意识,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过分功利主义,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明白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
综上所述,高校补助帮助数以千万计的贫困大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项伟大成就。但同时,高校也应当进一步加强高校资助体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各类违规现象出现,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