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个人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是胜利之“钥”、精神之“钙”、思想的“总开关”,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在我国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教育,即特指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而不包括别的什么信仰的教育,它旨在使人们确立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如今,“00后”已经成为大学的主力军,出生于世纪之交的他们具有着属于他们的特质。因此立足当下,找准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势在必行。
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政治理想不清晰,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度弱化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发展势头之猛逐渐显示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不断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攻击和质疑,加之资本主义的先期发展经济发达,以至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有所迷惑。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思想也在不断地产生碰撞,许多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外一些思想,并且有的大学生也会效仿国外学生的行为,这些都会影响我国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趋势。
(二)高校对立德树人的内涵实践不够深入,理想信念教育效能虚化
当前的高等教育偏重于专业知识灌输和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大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理想信念的培育。一是金钱观等世俗观念的扭曲,攀比心理严重,有不恰当的消费观;许多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二是如果学生没有接受正确的三观教育或者是忽视了学校平时对其进行的三观教育,就很容易造成其特立独行、三观不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不够,舆情监管表面化
自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做出全面部署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身就是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的一种理想信念,是当前国家的最高价值目标,能够引领全国上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共同奋斗。然而,在高校中的践行应当不仅仅停留于宣传,表面上的理论学习还不足以让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造成精神上的缺“钙”,缺乏理性与责任意识,冷漠与自私成为常态,甚至表现出扭曲的人格。
探索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一、二课堂教育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1.高校应高度重视课堂内容的丰富与课后实践相结合
高校应丰富课堂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并积极开展课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在第一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引用追求理想信念的生动事例进入课堂,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与引领作用;在第二课堂高度结合第一课堂理论,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体的特色活动,在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
2.将理想信念因素融入到校园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加强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的建设,更多的融入传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使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二)正确运用网络媒体在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覆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已成为与我国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事物。因此,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正确运用网络媒体。第一,开辟理想信念教育网络阵地,整合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网站,搜集理想信念相关的时事新闻、博文等内容,及时整合并更新网站内容。第二,要加强对网络新媒体的应用。“在网络中构建了一个良性、正面的舆论氛围和媒介环境,使得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断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发展。”同理,理想信念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潮流,加强与网络新媒体的结合,构建良好的网络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三)规范与引导舆论,做好舆情监管以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舆论的形成所蕴含的观点复杂、多样,甚至有许多消极、腐朽的观点。因此,我们要关注舆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做好舆情管控。首先,我们应明确舆论影响等级标准。以舆论的性质、影响的范围大小及程度高低等为条件,制定明确的对校园舆论控制的等级划分,利用积极舆论加大宣传实现教育目标,将消极舆论影响降到最低。第二,要完善舆论监督与引导机制。扩大校园舆情监管途径,正确发挥 QQ、微信等社交媒体舆论获取途径的同时,构建教师——学生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起着主要的引导作用。”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辅导员的主导性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沟通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