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应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更主动地得到发展,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包括知识、方法、能力及情感、态度等)。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促使学生发展潜能,更能发挥出班级管理的推动力。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具体体现。形式多样化,功能强大,归一都是为班级发展起到辅助和推动作用。
一、课堂上学习数学新基础知识,班级两个学生在可以合作完成。
合作的行为起到省时,锻炼发表见解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听者也会建立初步的知识信号从而解决基础知识的了解,理解的层面。这种合作具有纪实性,即时性,老师的授课时间无形在缩短,可以更好的进行分层教学,提高课堂的知识讲授效率。比如: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第一课时我将法则的得出之前都归为两人小组完成,并配备了模块习题来促使俩人组学习的动力。接下来是法则的应用,教师板书详细过程,学生模范并之一阶梯关键和注意事项。最后是习题练习阶段,也就应用到第二个模式。
二、在学校学习环节中,错题的改正环节也可以小组合作。
这种小组合作形式可以是两人,也可以是三人,四人,等等。遵循原则是错误率低的为组长,其他人为组员。分配任务是组长负责先讲组员的所有错题,组员先独立更改后,讲给组长此题错因,接下来组长出类似题目,组员独立解决后给组长批。比如:我的第二章整式加减的无括号的只是学习环节就采用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孩子们正确计算合并同类项的能力。
在以上两种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我的班级管理也在发生质的改变,他们学习兴趣在提高,听课状态也逐渐的进入较佳,数学课堂也出现活跃的气氛。班级在业余时间出现几率稳定,班级出现讲题小达人的身影。但是接下来期末,又要有新的小组合作模式产生,因为要保证数学的及格问题,优秀问题。此事需要小组模式三。
三、期末复习阶段,学习小组规模化成立。
规则是:要保证组内学生好、中、差搭配适当,以前后桌四人一组为宜,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学困生,两名是中等生,便于课堂合作学习。 要保证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评比。每个小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组内一切事务的处理与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小组做适当的微调,尽量使小组之间减小差异,竞争公平、合理。组员间要有明确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形成合作,达到目标。有白天在学校的实体任务,还有借助于微信群建立学习小组,进行解决难题不会,不懂得问题。 民主互动,体验合作 。比如:本班一组有贾同学担任组长,分配回家作业多长时间写完,在群里几点是互相问问题,讲题时间,哪些题是当天晚上大家必须复习的,每个人以视频方式传到本学习群,互相监督。这个环节大大提高学生的复习知识的效率,并且团结合作的意识会更强,合理安排能力不断提高。我的班级不断出现小组内不定周学习目标,月学习目标。学生们加足学习动力。但是面对期末综合性高的知识,还需要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来加深和提高,就出现第四种小组合作学习。
四、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几何的一题多解,变式训练适合六人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小组合作前要先确立活动目标,即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有个明确的方案,在整个小组中达成共识。其次,有的放矢,明确分工,让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使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其次,学习单的设定要清晰,有层次(包括题目难易程度,每个人完成的任务及达成目标)。最后,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学习程序上的引导。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或自我发现问题后,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先尝试自我解决,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或者是新的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A:启动式的点拨,B:提示式的点拨,C:点睛式的点拨。
在知识点回顾和典例讲解中,我明确了每个人的分工,完成时间,不同层次达成目标。在我授课过程中,学生都在我的掌控范围内,参与度很高,课堂效率也在提高。
其实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我的班级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要达成目标是什么,怎样达成,这样班级在期末阶段学习氛围浓厚,冲刺劲也很浓,不但出现讲题达人,还出现数学“专家组”呢,都想围着专家转,自己也有成就感,班主任管理起来就容易了,学生小组合作推动班级发展。这种学习模式既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又给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不错的益处,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