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现状及对策
学校近年来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情况
(一)选拔机制
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学校近几年来一直实行“一套班子负责到底”。即从高一一直任教到高三,相应的体育特长生(以下简称特长生)由任本届体育课的老师(以下简称教练)担任教练,负责训练参加高考。体育特长生的选拔时间定在每年暑假(七月份),由教练们组成评选小组,重点考查学生的素质和专项,结合其发展的可塑性,再参照中考文化成绩。当然,这些参选的特长生都是经我县三所市级重点高中选拔之后的学生。他们的体育成绩、基本素质、文化成绩等从一开始都落后了一大步。而最后参加高考又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被挤落的几率太高了。
(二)受训环境
1.场地器材
受经济条件和人们认识的影响,目前学校可供学生训练的场地就局限于一块约4000平米的塑胶操场,跑道不足300米,跑道中间两个篮球场地,无排球、无羽毛球场、无足球场地、无乒乓球等场地,更无室内训练场地和健身房。器材还是八九十年代的旧式器材,零星添置的器材远远满足不了正常体育课的开展,更别说杠铃、跨栏架、单双杠、吊环等。
2.人文环境
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在农村家长看来,孩子学体育是贪玩好耍不爱学习的,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更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多数老师认为学生学体育耽搁学习时间,是去混日子的,同时又影响班集体管理。无论是家长还是其他老师,对体育特长生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又加之特长生大学毕业后就业压力的与日俱增,学生因身体素质的局限,随着受训时间的延长和受训强度的加大,本身也存在厌倦、倦怠和乏味的情况。
(三)训练周期、营养供给
按三汇中学校作息时间的要求,在高一高二年级时,晴天早上学生参训练时间为20分钟,即学生早操时间特长生就参加训练,之后再回到教室参加正常的早自习,下午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按时参加训练,一般约40分钟的时间,只要下雨天就没法训练了。进入高三前的暑假训练一个月,参加体育高考之前急训一个月(即只训练体育,不参加文化课学习)。因学生都是寄住在学校,三餐都是学校正常作息时间进行,校内无盈利性餐馆,学生训练之后饮食多数是一般的学生餐,无法补给训练所需营养。所以在训练这段时间里是比较艰苦的。
(四)文化学习情况
受初中基础影响,一般绝大多数特长生的文化成绩极不理想,成绩都是很差。上课的时候他们在教室里坐不住,教学内容听不懂,作业没有时间去完成,一到久而久之,对文化的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有的甚至逃课不愿意学习文化和其它功课。一般训练完了不按时或根本就不回教室上自习,几个一起到处溜达,到网吧上网玩游戏。完全不把文化成绩当回事似的,好像没想到升学是要双上线的,如果只靠那科是不行的。这样一来他们的文化成绩又谈何跟得上呢。针对以上现状,笔者以为应从以思想、奖励机制、教练等多维度入手,改变学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策略。
今后培养策略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三汇中学长居忠县5所普通高中之首,多次得到县委县政府、县教委乃至市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只有学校领导认识提高了,才会得到重视,只有重视了,才会得到发展,只有发展了,才会反过来影响学校向前发展。同时,只有老师认可,才能形成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人划桨开大船。
(二)改变激励机制,师生互利共勉,促进特长生的学习和求知欲。
虽然三汇中学,每年高考放榜后,学校对高三年级的教师们都给予一定奖励,但我认为还应该加大奖励力度,以各种不同的奖励的形式来带动老师们和教练的积极性。同是,不光只是奖励教练和老师们,特长生也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
教练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训练方案,时时改变教学(训练)方法。一定不能墨守陈规、凭经验、用“老一套”去教学天天都在变化着有着思想和想法的特长生。在枯燥乏味的训练之余,师生互相交流交流想法和训练的一些感受,谈谈认识和体会,做一些有趣味的游戏,找一些放松的活动等。
(四)合理配置专业教练
打破以前的教练配置方法,对现有教练重新整合,重新分工。按照每个教练各自的特长和长处,实行分块负责制。每一届特长生进校后,进行一次系统的测试和摸底测试,根据不同的身体素质、身体条件及个人爱好,制定短期和中长期训练计划。高一全年,高二上学期训练素质,就交由某个(几个)教练专门负责训练素质。到高二下学期和高三,根据队员的素质情况和爱好,交由专项教练专门训练专项。
(五)因材施教,提高特长生的文化学习成绩
一直以来,文化考成绩成了多数落榜特长生的重要障碍。因此如何提高文化成绩,这是大家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以为,可以将每届特长生编在一个班,指定教练担任班主任,提前在高中走进大学专业培训之路。
(六)因地制宜,在利用好现有场地的情况下,积极争取更优越的环境。
从目前来看,硬件条件远远满足不了三汇中学每届40多名特长生的训练要求,但是我们可以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利用校园的100级石梯来训练素质。可以错时开展训练,把场地器材错开使用。利用学校积极准备升级为重庆市级重点高中契机,高标准建设好现代化的运动场,按需要配置体育器材,为以后特长生的培养训练打好良好硬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