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基于“课程思政”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基于“课程思政”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立德树人,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道路。立德就是要立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人就是要树德才兼备、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一切教育应当从立德出发,以立人落脚。因此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之一,不仅要重视学习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培养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等,更要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人文价值和精神瑰宝,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大学生于春风化雨中接受熏陶,于隐性柔和的学习空间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国家所需的德才兼备型人才,这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硕果,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现实呼应。
2.推动大学语文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可以解释为,既含有技术层面的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效益等,也包括在价值哲学层面上的本质发展属性,既为遵从内在价值,实现内在目的,从受内在逻辑支配转变为总体取向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作为传承和创新母语的主渠道之一,几经波折。新时代语境下,大学语文依然存在着学科定位不精准、教材选用不规范及教学目的功利化等各种问题。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积极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督促大学语文不仅学语言、学文学作品、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学这些素材和资源背后蕴含的人文素养和思政修养。这有利于激发大学语文的内生力量,使其呈现人文价值和德育价值的双重属性,使其成为以人为本,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教育。
(二)基于“课程思政”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1.大学语文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
大学语文包含着灿若星河的文学作品,反应着不同时期的民族情感、人文精神等,具有天时地利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能够春风化雨中使学生接受正向的价值观引导。以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简编本)》为例,这本书以文学史为纲,按照朝代顺序对各位大师的诗词散文和戏曲小说进行编撰,勾画出了从古至今的文学发展脉络。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告诉学生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苏轼的《定风波》告诉学生虽处逆境也要不畏艰难、旷达超脱;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告诉学生祖国摆脱苦难,走向崛起和新生的伟大历程。这些思政教育元素中所传达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补给。
2.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形式互补。
大学语文课程和思政教育课程都是针对非本专业大学生开设的必修或者选修课,受教育群体一致;并且两者内容也有交叉,都大量涉及文化、历史和社会等人文知识。这种步调一致为两者形式互补提供了可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课堂灌输等刚性权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显性教育,而又因为思政学科本身理论性较强、政治色彩浓厚,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大学语文作为集工具性、应用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其教学过程中往往彰显浓厚的感情色彩和审美艺术,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这种更具感染力和传染性的教学过程,可以保证师生不自觉的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而且促进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创新。
基于“课程思政”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各大高校的语文教材版本繁多,并不规范统一,因此要想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要慎选教学资料,充分审核和积极优化教学内容。首先,教学内容要有承接性;高中教材和大学教材并非自成体系,大学教材的编撰和选用、教学内容的输入都要以高中毕业生也即大学新生具备的知识体系和思想道德层次为前提,既不可与高中重复,也不可太晦涩难懂。其次,教学内容要有代表性;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各类经典文学篇目及其所呈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代表性就指这些文学篇目不仅要具备突出的语言文字和文学研究价值,而且要具备明显的文化育人价值,这样才能够在短暂教学时间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政修养,真正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最后,教学内容要有现实性;这些具有思政功能的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多重教法,轻学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目前大学语文要想改革创新,发挥其思政教育功能,就要开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首先,推行专题教学;专题教学就是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专题讲授,这里专题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思政价值。比如根据爱国精神、诚信友善、公正平等、仁义孝道等不同精神价值的传达,将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放到不同的版块研讨。
(三)提高教师思政素养
大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教学技能、宽口径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因为只有具备高超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地引导和熏陶学生,真正地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要加强对于大学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通过非强制性渠道引领学生价值观养成的隐性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思政素养极具感染力和渗透力,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皆是教育。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规范自己的言行,然后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主战场积极渗透并且引导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