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多媒体的的作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兴趣
地理学科是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责任和任务更加繁重,教师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传递者,而是学科知识的探究者、挖掘者,是教学经验的寻找者和总结者。地理教学是一门文理兼并的教学,对它的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常规教育方法,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乏思考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转变角色,调动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过去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教师是课堂的表演者,学生是课堂的听众,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存在着缺乏消化知识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得到的知识往往是不牢固的,容易忘记。
学知识要有,不但要“知其然”,而且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将动口、动手、动脑、动眼、动耳等综合利用,才有可能熟悉知识,发现问题,并逐步形成探究思想。有了探究思想,就会产生探究兴趣,从而会集中精力步入探究之中。这就需要师生转化思想以及转变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和表演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自主解决发现的问题,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科学成就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期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为此,可知,无论是自学兴趣、探究兴趣,还是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成效的形成都需要进过长期的培养,反复的训练,不断的积累。只有进行这样的培养、训练和积累,才有可能学习取得成绩,能力得以提升,才有可能标新立异,创造出新的东西来。
二、发挥多媒体的的作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兴趣
初中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而且较广泛,一句话总结就是学习内容包罗万象,很难完全学深学透。有些内容,即使学生学习了,也不可能去亲身体验,仅管有地理图册的指引,但不可能完全理解。地理学科的大多数内容,都是以文字叙述为主,理论性较强,图片和案例较少,这样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起来总觉得无趣无味,较疲惫,如果把多媒体适当的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地理材料,展示一些地理环境、地域差以及风土人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增加和提升,增加了学生的认识观和认知能力,能促进学生展开自我想象的能力,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创设了情境。
也可教师自己设置课件,学习自然环境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做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件,如,环境被破坏前后的景观,让学生去观察、分析人类生活及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去总结破坏环境对生态以及对人类的生存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及影响,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志,提高学生自我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
地理学科中有些知识较为抽象,需要有很强的空间想像力才能理解和掌握,作为初中生很难有达到这样的想像能力,所以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而多媒体表现直观、形象、生动,可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易懂,学习兴趣成倍增加,如果借助于多媒体,可以很轻松地化解难理解的这个局面。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事物、图形,把教学的难点、重点以图片、图像的形式展示呈现出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较快地学到知识,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思维和地理素养。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自我探究
人类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处处都可运用。地理知识能彻底的解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和自然规律,为此,学习地理学科知识,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人类的生活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养成保护自然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当今世界各地由于自然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发生的人类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的有关报道,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地理知识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带给人们的危害有多大,如何避免发生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等问题,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做到学以致用,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