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简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理念滞后,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还较为严重,教材资料老旧,部分元件早已淘汰,但还作为关键知识点和重点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需求不匹配。此外,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教师通常以现成的元件作为教学教具,学生只是粗浅了解元件外观,而对其内部结构和工作过程没有深入掌握;更甚于有的教师还将挂图作为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严重脱节。
(二)课程考核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考核还是以期末的笔试为主,辅之以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一方面,期末考试还是以常规的例题习题为主,学生存在背书、背题,高分低能的现象。另一方面,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所占的比例较低,主要还是依据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来给定成绩,没有做到过程化的考核,使得学生存在抄作业、抄实验报告等现象,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无法科学的评判。
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由验证性实验向能力训练转变
“液压与气动传动”中的实验项目较多,如液压泵拆装、各种液气压回路的连接与仿真。由于本课程开设班级较多,所以液压与气压实训室往往使用率很高,这样保证实训室设备及元件始终正常就变的很困难,做实验的前提是设备、元件全部是完好的,这给实验室维护人员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从训练学生的角度来说,全部完好的实训设备对于学生的学习并不完全是有利的,学生尽管进行了回路连接,观察了动作,但是遇到的问题少,当然积累的相应会少。而且对于常规的实验来说,只要掌握了连接方法,一个项目能够完成,其他实验项目都会迎刃而解,无法体现出对调试、维护能力的训练,所以要将验证性实验向能力培养转变。大赛中考查学生调试与维护能力的措施是人为设置故障,回归实验室也可以这样做,一是教师有意识设置故障,如将电动机三相电换向、溢流阀压力卸压、将本身有故障的阀接入回路,让学生排查故障点等;二是由于实验实训元器件频繁使用,或多或者少会出现故障,对于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是教师第一时间去解决,而是引导学生去判断,然后在教师引导下正确处理故障,让学生学会一些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二)课中有序组织教学实现知识内化
为保证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采取研讨、讲授等多种教学形式,串讲、精讲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重点、难点进行解析。教学过程中引入多样化案例、注重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意识。课堂教学中注重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采取20~30min的短课来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专注性;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连麦学生做主讲、课堂讨论述见解、课堂投票答问题、积极抢答表立场等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实现高素质的“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将知识点和思政要点结合,例如介绍探索苍穹的巨眼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中的液压传动技术,引入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三)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从学生的预习反馈及课前展示来看,对电磁铁的动作顺序尚未完全理解,进而影响工作原理的分析。教师通过动画、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选取卡盘的夹紧与松开这一典型动作进行讲解。待学生理解后下达新的任务,即对刀架的夹紧与松开、刀架的正转与反转、尾座套筒的伸出与缩回这3个动作分别进行分析。将学生分为3组,每组选取一个动作协作探究,由1名学生做代表来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各小组在智慧职教平台上相互评分。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
期末总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比如,教师给出一个典型液压系统原理图,关键词为组成该典型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如换向回路、锁紧回路、压力控制回路、调速回路等。学生根据每一个基本回路都可以关联出下一级的关键词,比如由如何组建方向控制回路关联出关键元件方向控制阀,进而关联“单向阀”“换向阀”,由“换向阀”关联出与换向阀相关的结构、分类、职能符号、特点及应用等。通过这种总结性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由点及面,非常容易理清思路,快速有效系统地掌握本课程重点内容,极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结语
总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制约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改革与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现代制造业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育质量。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增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从整体上讲,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并真正促进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