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留学生教育史及其现实价值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引擎和衡量指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我国更加重视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院校将留学生教育视为发展战略重点。在新时期,如何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推动留学生教育健康发展,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普遍课题。
北京交通大学的来华留学教育史与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史紧密相连,走过了60余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学校的来华留学教育按照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节点,主要可分为初创期、停滞期、复苏期、稳步发展期、加速发展期5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折射出深刻的历史烙印,体现出独特的历史特征,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价值。
一、1950年至1965年:来华留学教育初创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开始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有益尝试。1950年,我国面向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招收了第一批来华留学生。这是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开端。
当时,北京交通大学同其他国内高校一样,没有留学生自主招生权。所有留学生均为国家分配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学校在1952年至1956年开展了学习前苏联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新编了大量教材,新增了一批专业课程,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增加了新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全校共设有铁道运输、电信信号、铁道经济系、铁道材料系、铁道建筑系、俄语系等6个系,向工管并举的方向发展。具备了开展留学生教育的能力。1954年,学校接收了3名越南留学生,开创了本校来华留学教育的先河。
初创期内,学校留学生规模呈现出数量少、国别结构单一的特征。共接收留学生115人,年均接收人数仅为9人。学生来自越南、朝鲜、前苏联、阿尔巴尼亚、蒙古5个国家,其中越南学生占91%。从类别结构看,留学生以学历生为主,本科生占89%。从专业结构看,100%为理工类专业,几乎都与铁路有关,其中运输组织、铁道车辆、铁道工程、蒸汽机车、通信信号等直接相关专业的学生数量占92%。
二、1966年至1971年:来华留学教育停滞期
1966年,来华留学教育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基本停止留学生招生和培养工作。学校在1966年8月接收的5名越南学生于同年11月休学回国,至1971年学校没有留学生。
三、1972年至1977年:来华留学教育复苏期
复苏期内,我校来华留学教育的恢复与我国对外经济援助关系密切。上世纪70年代,我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支援非洲大干线——坦赞铁路建设,协助非洲第三世界国家振兴经济。
为配合铁路日后的运营,我国在1972年接收了200名坦桑尼亚、赞比亚留学生学习铁路相关专业。学校此时已迁址石家庄办学,接收留学生能力有限。但为完成坦赞铁路留学生的培养任务,学校于1972在北京原址建立了分校,成为当时全国唯一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学校。坦赞铁路留学生项目创造了学校留学生教育发展史上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记录。
复苏期内,学校留学生人数受益于坦赞铁路留学生项目,在1972年达到峰值。留学生规模较初创期增加了77%,共计204人,年均招生29人。留学生国别单一的特点没有改变。只有阿尔巴尼亚、加蓬、坦桑尼亚、赞比亚4个留学生源国。受坦赞铁路项目影响,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留学生占了98%。留学生所学专业有铁道运输、铁道车辆、铁道工程、内燃机车、计划财务、通信信号6个,全部为理工类专业,保持了鲜明的铁路特色。
四、1978年-2000年:来华留学教育稳步发展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为来华留学教育的稳步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宏观条件。80年代,我国积极进行留学生事业改革,把留学生的招收、管理、培养等权力逐步让渡到高校,打破了之前政府奖学金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启了招收自费生和短期生的大门。来华留学教育向自主、健康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在这一阶段首次制定5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学校在1994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的61所高校之一,在基础建设、师资培养、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发展。为促进留学生事业的发展,学校在1999年成立了国际汉语培训中心。先后颁布了《留学生教学管理细则》、《留学生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理顺了留学生教学和管理。留学生教育打开了新局面。
稳步发展期内,学校留学生人数达到了1611人,较上一时期增长近7倍,年均招生人数70人。生源国别逐渐丰富,吸引了大批越南、老挝、蒙古等亚洲周边国家学生。随着汉语进修生数量的增加,留学生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非学历生逐渐成为主体,学历生比例下降。至2000年,学校非学历生比例达到了61%。学生专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有43%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专业,其余57%为计算机、通信、运输、土建等学校优势专业。
五、2001年-2013年:来华留学生教育加速发展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和对外交往方面取得巨大进步。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2013年,我国与世界上88%的主权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来华留学教育不仅拥有更加优越的外部环境,还受到国家、地方和高校的重视,迎来了跨越式发展新机遇。北京交通大学为发展留学生教育,成立了留学生工作专门机构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在留管人员配备、留学项目开发,汉语师资队伍建设、宿舍增容等方面显著改善,留学生事业取得快速发展。
加速发展期内,学校留学生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招生438人,总人数达到了5696人,较上一时期增长2.5倍。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4.2%,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国别结构更加多元,生源国家达到了96个。人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周边国家占8个,人数占比为40%。类别结构中,本科生比例较上个阶段末增长了9个百分点。学历生比例达到了69%,再次占据主体地位。专业结构中,汉语专业留学生所占比例较上阶段末大幅下降16个百分点,仅为27%,软件、经管、土木等英文授课或强势专业占据主流。
纵观学校留学生教育,其在规模上,经历了曲折扩大的过程。国别结构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类别结构重心发生了由学历向非学历、由非学历向学历的转变。专业结构经历了从理工向人文再向理工发展的过程。这一发展历程对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具有现实参考和指导意义。
六、现实指导价值
一是抢抓时机,服务国家。学校留学生教育的兴衰与国家大势密不可分。北京交通大学在不同时期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国家需求,积极对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铁路“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举措,落实《留学中国计划》、《留学北京行动计划》等。在服务国家、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过程中找准定位,确定招生重点国家、重点专业、重点学生类别。持续促进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由粗放向集约化转变。
二是立足优势,发挥特色。北京交通大学生于铁路,兴于铁路。其前身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在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依托铁路行业,不断壮大交通、信息、管理等传统优势学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留学生教育领域具有错位竞争优势。是承担坦赞铁路留学生培养项目,对接越南、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铁路人才需求的基石,是逐步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专业结构的前提。
三是顶层设计,建章立制。学校在留学生教育稳步发展期起,开始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来华留学是重要内容之一。规划本着科学的精神,基于广泛的调查研究,明确了与留学生有关的指标、重点举措、保障条件等内容,五年周而复始,积跬步至千里。同时,学校重视搭建规章制度的四梁八柱,用于指导、规范留学生招生、培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例如:《北京交通大学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的规定》、《留学生教学管理细则》、《留学生工作管理办法》等等。
四是争取资源,加大投入。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人、财、物的支持。北京交通大学的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有小到大,离不开长期以来学校源源不断的外争资源,内增投入。包括拓宽有关合作渠道,争取中外各类留学生奖学金等资金支持;成立国际汉语培训中心;从国际处剥离留学生办公室,成立了独立的留学生归口管理部门,配齐配足岗位和人员;改善校园软硬件条件,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等举措。
五是广开渠道,突出区位。招生是开展留学生教育的源头。招生规模对一所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起到决定性作用。北京交通大学充分利用留学生校友,国外合作学校,中外资行业企业,海外教育展,多语种招生网页、招生宣传材料等多种途径展开招生工作。同时,学校利用地处北京的地理区位特点,突出招生重点,将地处东亚、中亚、东欧的韩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作为发力点。实现了招生数量持续增长。
六是重视质量,打造品牌。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口碑是留学生教育的金字招牌。北京交通大学始终重视留学生培养和管理质量,提出了“优质教学、多彩生活”的办学理念。为留学生开设数理强化班、汉语强化班,夯实专业和语言基础。探索书院制管理、晚自习制度。建立“聆听工作室”,提供心理疏导和跨文化咨询。常年举办国际文化节、社区服务、文化参访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搭建中外交流、理解的桥梁。学校长期孜孜不倦地培育“留学交大”品牌,获得了留学生群体和社会各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七是磨炼队伍,凝聚士气。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北京交通大学的留学生管理队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摸爬滚打,发展壮大。特别是,老员工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铸就和发扬了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助力一代一代新员工的成长。学校重视人员培训,加强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等素质培养。团队获得北京市优秀留学生管理集体的荣誉,多人在北京市业务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北京交通大学的经验说明,高校的来华留学教育是一个长期、曲折、螺旋上升的过程。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扬长避短、战略明晰、保障投入、点面结合、把握质量、打造队伍,综合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