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特殊家庭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教育建议

2024-08-22教育论文
一、五个认识指导行动1.不给学生“贴标签”。要认识到并不是学习成绩好、听话守纪律就是“好孩子”,反之就“一票”否决。2.认识到“顽

一、五个认识指导行动

1.不给学生“贴标签”。要认识到并不是学习成绩好、听话守纪律就是“好孩子”,反之就“一票”否决。

2.认识到“顽皮”是孩子的天性。顽皮是任何一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3.充分认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扭转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定力,坚定“可转变”的信念。

4.不能让其班主任唱“独角戏”,学校、科任教师以及包括宿管、食堂管理人员等均需围绕转变目标协作,充分认识全员育人、团队协作的必要性。

5.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在问题学生转变中不可缺位。必须抓好家长教育,努力实现家校、师长共建共育。

二、八个建议促进行动有效

1.要高度重视对孩子的创造力及其潜能的发现与培养。调皮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有个人主见,意志比较坚强。教师与家长只要善于发现并引导,调皮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极具创造力的人。

2.家长不要介意自己的孩子常常犯错误。其实,孩子多“碰钉子”,多尝试,也就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正是经一事长一智。前提条件是家长必须做出辅导,让孩子在“碰钉子”后得到启发,那么这个“钉子”就碰得有价值了。而且,由错误到正确是一个很宝贵的成长过程。

3.教师、家长要接纳孩子已犯的错误,注重事后的辅导,这是十分重要的。给予孩子改过的机会,才能从改过的过程中领悟出道理。否则,孩子认为:反正家长是不再给自己机会了,也不再对自己存有希望,还用改过吗?显而易见,想让孩子在改错中进步的效果也达不到了。

4.教育、激励方法要灵活多样,适时调整措施。如若长期采用一两种奖励,孩子会产生“免疫”。比如家长就惯用向孩子描述成绩上升之后的美好,或是承诺成绩提高给予各种奖励,可大多小孩对此类勉励基本“免疫”。

我们提倡两种奖励方法:一是激励法。聪明的孩子往往好胜心强,有道是请将不如激将,顺耳的话说多了不见效果,不如行此一法。但要把握要点、把握分寸,言辞不能太过激。

二是亲近法。先谈一点感兴趣的目标,如网游、某本漫画、某集动画片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达成目标之后可以以奖励的形式获得。在与学生的“博弈”中,家长或教师要花心思、想办法走进学生心灵,教育和活动要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在这些方面让他们佩服。也可了解他们喜欢的或敬佩的人,然后与他们一起聊,让他们觉得与你有共同语言,如果教师有或超过那个人的能力的话,他(她)就会更佩服你,更愿意听从教师的招呼。

5.批评要讲究艺术,切忌随口数落。经常有教师抱怨:我们班那个“调皮鬼”,天天都挨批评,可他就是改不了。“常常批评”却没效果,或许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是用同样的“台词”在批评孩子,没有效果也就显而易见。有关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敏感”,到后来也就感觉不出那是一种批评了。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

如果教师把批评的话换成另一种说法,或许能给他们一点新鲜感与刺激感,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美国教师批评学生,他们先蹲下去,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平视,然后慢慢地牵起孩子的手,开始温柔的说教。这时,孩子从心理上和教师贴得更近了,对于教师说的内容自然会听得很清楚,这“一蹲”通常能发挥较好的效果,因为尤其对于调皮儿童,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亲近,小孩感觉到亲近后,你训戒他的话也就自然而然地很容易被听进去了。

6.适当的“无视”。调皮儿童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就如母亲对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会让孩子越哭越大声一样。本来孩子要是做错了事,便知道会被教师责骂,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7.要将关爱、鼓励作为最根本的教育。爱是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是乖巧自觉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关心、鼓励。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儿童乃至少年,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一些调皮儿童,他们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们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们中有的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教师的关注,获得教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儿童,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即使只是一个手势、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摸头杀”,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多数调皮儿童的自尊心都很强,教师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看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客观理性的尊重他们的年龄特征和特殊成长期心理特点,在保持耐心、秉承关爱的基础上,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

8.强化家校联系,统一教育策略。孩子就像是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很容易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校联系这一重要的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实地家访以及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孩子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客观公正的了解学生。家、校教育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