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2024-08-23教育论文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凝聚而成的精神文明成果。红色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现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凝聚而成的精神文明成果。红色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在立德树人过程中,高校应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充分融合,通过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及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充分感知红色文化的魅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红色文化概述

(一)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历经长期的革命和斗争之后传承下来的一种先进文化成果。从物质层面来说,红色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在物质文化方面,红色文化以物质为载体进行传播,如革命文物和遗址等遗存物品或纪念场所;在非物质文化方面,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如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百色起义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红色文化体现为坚定信念、不懈追求、勇于创新、服务社会等精神方面的内涵。因此,高校应大力倡导红色文化精神,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为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弘扬中国革命精神提供重要契机。

(二)红色文化特点

红色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红色文化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科学性。红色文化通过自身的实际内涵,有效地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二是时代性。红色文化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本质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代,中国革命精神能够帮助人们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支柱,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三是创造性。中国革命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将爱国主义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和开展思政教育的目标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不良信息和负面思想的影响。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中,使高校大学生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充分领略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斗的奉献精神,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此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堂效果

目前,高校思政课程普遍存在思政课堂学习氛围不活跃、教学效果不显著的现象,主要是由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师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原因导致。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教师通过融入红色文化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阅读红色书籍、搜集红色文化相关知识;课中通过组织学生以故事汇的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课后开展分享交流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红色小品、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显著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果。

(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

高校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祖国未来磅礴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并借助互联网优势开辟红色文化传播平台,让其成为青年群体获取红色信息、学习红色文化、交流红色思想的主阵地,让青年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更符合自身需要的红色文化和人文精神,获取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的动力源,获取他们追求理想和目标所需要的精神养料,促使他们坚定最广泛的文化自信,进而提升青年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丰富思政课堂的教学手段

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限制,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方式表现形式单一,学生难以提高思政课程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难以提高。因此,一方面,教师应挖掘红色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编写校本教材、参考资料、教学案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真实生动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补充教学素材;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如超星、慕课等大学课程平台,将平台中有关红色文化的优质教学视频运用到思政课程教学中,以此丰富思政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可以提前录制红色文化教学短视频,供学生在课前学习,以此有效拓宽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范围,促使学生掌握红色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教师可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程教学,让学生设计一节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使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红色文化的魅力所在,促使红色文化顺利融入思政课程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应建立动态评价机制,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将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完成任务效率以及红色文化心得分享深刻性等内容作为评价指标,实时监控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依据评价体系的综合内容,总结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做出及时调整。这对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二)通过社会实践感受红色文化

只注重形式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充分展现红色文化的独有魅力,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悟深度不够。为解决这一问题,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教师应将红色文化融入第二课堂,寓红色文化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例如,地处革命老区的百色学院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重走红军路,体验爱党情”活动,每年坚持组织学生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开展“清明节祭奠英烈”活动;每年组织新生、新党员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入党宣誓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到红色革命基地——田东县、东兰县、巴马县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活动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分享交流会,以文字或语言分享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断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悟,以此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三)构建红色文化网络宣传阵地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红色文化宣传平台,便于学生接收主流价值媒体信息。高校应整合红色文化信息资源,开设红色文化网站专栏和新媒介平台等,定期通过红色文化专栏上传学习资源;打造具有红色特色的校园红色公众号,形成掌上红色文化育人新平台;通过搜集或制作与红色文化有关的短视频,并将其上传至网站平台,提供给学生学习;刊发以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新闻报道,营造红色文化学习宣传氛围。例如,百色学院整合全校资源,建立了红色网络文化科技园,孵化出红色教育教学示范中心、网络党建示范中心、红色主题活动建设推广中心、红色影像制作设计中心等基地,以及红城百事通网络文化工作室、红色网络直播电视台等工作室。同时,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平台建设,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骨干力量。

(四)在校园文化中融入“红色元素”

在校园文化中有计划地融入“红色元素”。将红色文化引入校园,创设独特的校园环境。在理论宣讲活动中,把红色文化、红色事迹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过程中。举办红色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参与校外相关学术交流研讨会,就如何提升红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交流探讨;同时,通过课题立项、经费支持等措施,支持、鼓励教师开展红色科研,形成一批有深度、有温度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展一系列红色经典文艺演出,如唱红歌、跳红舞、演红剧、诵红文、讲红色故事,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感受红色文化;创建红色文化社团,定期举办红色文化艺术展出,学生通过参与此类活动,将才艺与红色文化有效对接,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红色文化,以此提升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在这一方面,百色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学校坚持以百色精神办学育人,充分利用百色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百色精神铸红魂“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和机制,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