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探索——北京农学院学生助理现状调研分析
勤工助学是高等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增长才干、全面发展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1]。在目前情况下,如何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除了发挥勤工助学的济困功能,更能发挥其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北京农学院勤工助学的现状调研及分析
北京农学院每年近40个单位有勤工助学用工需求,每年举行两次全校勤工助学招聘工作,最终录取人数在400人左右,根据调查显示,85%的学生对勤工助学工作感到满意,认为在帮助老师开展工作的同时有收获,少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更专业的工作中去,95%以上的学生表示勤工助学时长合理,对正常学习生活没有影响。
(一)北京农学院宣传部学生助理的现状及引发的思考
宣传部因工作的特殊性,加上岗位编制的老师数量较少,对学生助理的需求较多。学生助理勤工助学是与大学生记者团结合在一起的,经过上岗前的测试和培训后,编入目前已有的几个小组,由分管老师统一指导,老生带新生一对一辅导,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宣传部的工作对专业要求较高,学生助理的很多工作与报社、媒体的工作类似,新闻采访、摄影摄像、图片处理这些是必备技能,宣传部作为实质上的学生第二课堂,育人效果也是有目共睹。学生助理可以从新闻宣传的“小白”经过培训和生动实践成为行业能手。在已经毕业的几百名宣传部学生助理群体中,有的自己开了摄影工作室,有的到单位专职从事宣传工作,而且比例不在少数,这成为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极大体现。
(二)北京农学院其他部门学生助理的情况
除了宣传部,北京农学院学生助理的勤工助学岗位存在于学校的多个单位。学生体能测试中心因承担体质测试工作,涉及群体基数庞大,学生助理需辅助老师完成体质测试工作,包括测试器材的调试、测试中数据的记录以及测试完整数据的录入与整理。体测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对学生的组织能力、现场调控能力、临场协调能力以及数据整理能力都有非常大的挑战,经过多次的实践,成熟的学生助理毕业后从事体育赛事的组织工作绝不在话下。计划财务处每天大量的报销单据的接收、审核、入账等工作,如果仅靠现有的老师根本无法完成,学生助理承担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能为老师处理核心工作节省时间,同时助理多以会计专业学生为主,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但也有部分岗位学生助理无法参与到专业工作中,工作内容以传递文件、简单的日常办公为主,收获较小。
二、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实现路径探索
基于前面的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探索了以下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数量,优化岗位需求
学校勤工助学名额相对较少,应多渠道地增加助学名额,同时能够提高薪酬待遇。要全校统筹,更加合理地设置勤工助学岗位。岗位设置要与所学专业结合,避免简单地根据学校工作岗位的设置而设置,也要避免所有工作单位 “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现象,紧密结合工作内容,参考学生所学专业,岗位最大限度地匹配,促进勤工助学从“劳动型”向“智能型”、“专业型”转化,实现勤工助学效益最大化。
(二)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要紧随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对勤工助学管理制度进行调控和创新,提升信息化管理手段。除了完善的管理工作机制,明确的管理流程,要加强考核与奖励机制,对优秀学生要加大表扬力度,对工作不合格的学生要依据管理办法尽快劝退。另外要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审批、报备流程能够用APP、小程序处理的,尽快从线下部署到线上,实现“师生少跑路,信息多跑路”的效果,为勤工助学节省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专业工作中。
(三)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完善培训制度
勤工助学不仅仅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更是一个培训、实践和加强交流的平台,将学生“引进门”更要“带上路”。一方面要加强岗前培训,要分类别、持续化地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邀请专家进行礼仪培训,做好学生助理的心理工作。岗前培训解决的是共性问题,上岗之后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进行专业化培训,比如宣传部可邀请专家进行摄影摄像技能培训,根据培训内容可多次进行扩大化培训,成为学生助理真正的第二课堂,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加深学习。
(四)教师榜样+朋辈榜样,建立学生助理联盟
学生助理勤工助学与老师近距离接触,老师的榜样力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勤工助学的工作机会也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学习的平台,优秀的学生助理会带动更多学生积极向上。另外,同年级的学生助理往往有相同的背景经历,更有共同话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助理联盟,学期末统一表彰,形成一个有紧密联系的群体。通过 QQ 群、微信群等平台,形成平等互动、 助人自助的和谐氛围。
使命在肩,逐梦向前。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工作要始终把育人成效作为出发点,积极从各方面探索实践育人的路径,提升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实践育人功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