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及其应对
一、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符合一般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共性,又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一定的个性。如果各高校及其思政工作者在实践中忽略甚至否认这种特殊性,把不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抓不住这一群体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采取引导方法上的“一刀切”、教育内容上的“大锅饭”, 则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思想建设,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从而对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及社会和谐现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明确以民族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何特殊之处,对于广大学生工作者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指导行动很有必要。具体来说,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民族学生思政工作地位特殊,呈现独特重要性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家乡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是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纽带。他们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特别是政治认同及国家认同程度必然影响其未来的人生发展、职业选择、国家感情、社会责任感,这些都会对其家人、朋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召。如果对民族大学生放任不管,他们就容易受错误思想特别是错误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的影响,有的甚至走上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安全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当代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抓好尊重各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的国家认同建设,为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矛盾的化解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二)民族学生思政工作影响深远,具有统一战线性
从理论来看,民族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的研究范畴,以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因此这项工作既是学生工作部门的重要任务,也应受到高校统一战线部门的足够重视。从现实来看,进入新世纪后世界范围内泛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宗教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斗争风气云涌,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分裂瓦解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 因此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思想武装少数民族学生的头脑十分必要,帮助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以更大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做新型民族关系的坚定支持者、自觉拥护者、有力推动者。
(三)民族学生思政工作深受多因素影响,呈现日趋复杂性
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与其宗教信仰、家庭经济状况、心理健康情况、人际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学生思政工作不是独立于学校其他工作的,而是与高校统战工作、助困帮扶、心理辅导、班级建设、校园文化等各项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交织,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发力。任何忽视这种关联性的宣讲和说教,都会使思政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达到培养人、教育人、引导人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高校民族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推动民族关系发展、国家凝聚力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民族学生群体中,融入困难、理想信念淡化、中华民族统一体意识淡薄等问题仍然存在,折射出我国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一)教育内容泛化,重点不突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教育,在民族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脱离了民族团结、民族交流、民族融合这个主题,就背离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难以达到助力中国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按照以往的工作经验,民族学生工作主要集中在生活上的补助和关爱,重在解决“吃穿住用学”的问题,但在思想引领上下的工夫不够深入,特别是在思政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较为宽泛,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面向民族学生的教育安排或主题活动。
(二)教育引领方法单一,方法不全面的问题
目前高校在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授课或讲座形式,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网络育人和组织育人在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距离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鉴于大学生追求独立、渴望被尊重的心理特点,后置性的说服教育往往容易引起逆反情绪,迫切要求广大思政工作者将教育关口前移,利用好纪念日、集体活动、主动求助等重要节点,加强思想引领和心理辅导,不断增强工作的灵活性、有效性。
(三)家校合力尚未形成,缺乏联动性的问题
一方面,民族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原生家庭影响较大。一些民族学生家庭兄弟姐妹较多,家庭负担重,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家庭有信仰宗教的传统;一些家长缺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基本了解。受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程度所限,很多家长对子女大学阶段的思想教育不再关注,存在交给学校或者树大自直的放任心态。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民族学生离家较远,很少回家,很少与父母进行思想上的深度交流。学校开展实地家访存在客观困难,甚至很大一部分家长只掌握本民族语言,辅导员电话沟通也存在不小的障碍。基于上述两点,高等教育阶段对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往往孤军作战,家校有效衔接、育人合力充分迸发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在探索民族学生及其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良性互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进一步做好高校民族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重点,切实提高民族学生思政工作的针对性
开展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民族团结主旋律,在高校民族学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学生都能成为自觉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有为青年。此外,要处理好面和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既要抓好全面性,把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纳入教学计划,又要突出针对性,在日常教育引导中更加注重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别是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拓宽思路,着力增强民族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在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上下功夫,及时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多管齐下。用好网络、党团建设阵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消除心理隔阂。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将民族学生的文体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校园生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育人功能,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多方共育,努力构建民族学生思政工作的联动性
推动思政课堂向家庭及社会延伸,高校应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利用好家长来访、教师家访等机会,利用线上线下途径与民族学生家长开展沟通交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激励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高校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力量,与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和各种优秀民间组织、社区建立联系沟通的渠道,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践”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为深化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教育学生、锻炼学生,丰富实践内容,教育引导民族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进而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