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试论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

2024-08-30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当前大学生都是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当前大学生都是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这批大学生具有“睿智而又轻狂、成熟而又盲目、理性而又躁动”的显著心理特征,这些特征要求高职院校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转变学生教育管理的思想观念、内容与方法,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符合对象特点的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

当前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改革全面深化、信息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追求独立,个性张扬,对新事物接受快,思想前卫,观念超前,既有着强烈的叛逆性,又有着无法摆脱的依赖性。经过观察和调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普遍思想状况特点如下:

1.具有显著的自我独立意识。

当前大学生虽然在经济上对父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但由于他们的“成人意识”逐渐清晰,在思想上则呈现出显著的自我独立意识。他们不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灌输,而是更关注课外,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随着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敢于评价社会现象,提出个人见解;敢于重视个人价值,发挥个人作用和专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项事务,自我权利保障意识明显增强,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在这些过程中也不乏片面、幼稚和消极的做法,从而导致挫折和失败。而加之当前大学生心理脆弱,挫折容忍力差,不会用适当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最后引起各种心理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当前大学生自我矛盾的集中体现。

2.心态不稳定,对人生前途、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高职学生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认为高职教育不正规,上高职不算上大学。高职毕业是当“蓝领”工人,不是“白领”干部,要低人一等。他们对高职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认为前途渺茫,学不学无所谓。

3.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高职学生有部分出生在家境较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使他们养成任性、自私自利等坏习气;缺乏同龄群体的环境,导致他们集体观念淡薄,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家庭过多的照顾使他们怕苦怕累,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力、适应力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高职学生上课请假、缺课的现象一般较为严重,而且对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缺乏热情,缺少集体荣誉感。

4.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

高职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富有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特征,他们悟性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接收新事物快。通过在高职学习期间对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兴趣爱好广泛、个人特长突出

高职学生兴趣爱好广泛,不少学生在文娱、体育方面特长突出,他们积极热情,是各种文体活动的主力军。例如,有的喜欢吹拉弹唱,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有的喜欢美术绘画,还有的喜欢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举办的学术性活动或计算机训练。高职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不仅活跃了他们的课余活动,而且也能够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加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首先,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素质,提高服务育人意识。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方法,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真正做到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工作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正确、恰当、有效的工作方法达到管理育人,科学育人的目的。

其次,从师生到朋友,从交友到交心,从强压到感化。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目前工作中所遇到现实问题。从师生到朋友可以让学生们更主动、更愿意与老师交流,让学生排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地位戒心,放下心理包袱,这样才能实现从交友到交心,只有了解了高职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样做起学生的思想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变以往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训斥和惩罚来压服或管理学生的工作方法,利用和学生们交心的机会,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来感化他们,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再次,做好心理辅导健康教育,及时开导问题学生。大学生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完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交往、学习成才、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90后”大学生面临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关注他们的思想状态,积极做好心理辅导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实践。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上,而不只是对心理障碍的认识上,并且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去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在此过程中,高校教育管理者更应贴近学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合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环境。通过与学生家庭建立广泛密切的合作,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学生家庭中去,尤其是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应该做到与其家长及时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关爱环境,使其得到积极开导教育并早日得到恢复。特别要关注单亲家庭群体、特困生群体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在生活上、学习上、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以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沼泽,踏上奋进的道路。

最后,要运用激励鼓舞的方法,增强学生规范意识。人的潜能的发挥需要以社会对其所付劳动进行物质报偿和社会肯定的激励方式为前提,同样,学生的内在精神动力也需要通过激励的方法才能被唤起,使表现好的学生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度,表现一般的学生和后进生因激励而变得积极进取,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正确运用激励方法,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运用激励手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激励的工作方法,需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在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行为和心理需求,针对学生在每一个特定时期的需要,运用激励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应具有阶段性。第二,激励时要重视学生的层次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刺激”,比如对党员学生的要求应比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高,对入学积极分子的要求应比对普通学生的要求高,对学生干部的要求应比对一般学生的要求高,等等。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准确、得当,更要公正。依据有关法规制度,激励要得当、宽严适度、一视同仁,不能道听途说,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厚此薄彼,同时奖惩要具有典型性和警示性。第四,在激励过程中,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当前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件小事就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不良后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树立雄心壮志,培养他们勤奋扎实、坚忍不拔的精神,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奋进。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因此,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也必须与时俱进,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作为己任,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