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推进中西方思维融合理念初探
中西方思维与文化的差异,归根结底是西方哲学与中国儒学之间的差异。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卡希尔认为,人类文明的核心在于文化,文化的基础在于文字和思维,而文字主要是思维的外显,是思维的材料,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模式,思维对于文化自身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思维的模式决定了社会构建的基本价值观、基本结构、人类自身的认识以及人类自身的定位。在当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对于思维模式的自我反思与比较,是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和社会协同发展的必须。
1 中西方思维的形成及特点
1.1 中国人思维的形成及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好像是个伪命题,或许只能称得上历史思维惯性。自秦统一中国以来,封建皇权统治集团逐渐形成了儒教思想理论体系。两千多年来,系统的儒教思想训练形成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即追求秩序和稳定。历史虽然也经常朝代更替,但总是新瓶装旧酒,没有人或者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去思考是什么、做什么和为什么,然而这三个问题却恰恰是康德点亮西方文明的普罗米修斯之火。正如英国首任驻中国大使(未被当时中国执政政府认可)马戛尔尼曾提出的问题所言:“拥有1.6亿人口的汉人怎么会这么轻易地被人口仅30万的满人野蛮地统治了二百多年?”
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的思维是停滞的。中国历史上思想的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阶段。这期间思想是活跃的,但是由于对客观世界知识积累不够,中国人的思维自然倾向于笼统的、直觉的、仅凭感情情绪的直接反应,而不是通过一种正确的方法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如《道德经》、《易经》等。二是儒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形成阶段。这期间儒教思想的“三纲”、“五常”被绝对化、神圣化,形成了对先贤、君王、祖先盲目崇拜的思维惯性,为封建君王的独断论披上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外衣,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思维中宿命论、人治论、独断论的特点。三是“五四”运动以来的阶段。自鸦片战争始,基于近百年的民族耻辱,激发出社会民族精英和政府精英革新图强的强烈碰撞,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换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独尊儒术”的传统被打破和摒弃,近代西方文化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科学等真理性思维的渗透使中国人的思维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元化和国际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形势下,思维的改变与重构又一度成为题中要义。
1.2 西方人思维的形成及特点
西方人的思维是鲜活的。西方历史上思想的发展主要以公元600前、公元600至公元1000年期间、公元1000年后为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西方国家形态也经历了同古老中国一样的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血腥过程,但近现代文明是在西方产生的。根据房龙地理理论,西方人庆幸的是他们文明的发源地是海洋文明,海洋和大陆共存的实际提供给西方人更开阔的视野,给予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也孕育了他们追求真理的思维,所以虽然有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长达四百多年的由于对自然畏惧而产生的黑暗宗教统治,但是在西方人灵魂深处追求真理的思维不懈探索下,随着人类科学知识的积累,必然迎来了伟大的文艺复兴,哲学与科学通过思维真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哲学家、科学家、未来学家、人类学家们对西方人的思维特点产生了一个共识,就是西方人思维具有信仰真理、求知真实、追求真诚的特点。
2 中西方思维融合的必然性
2.1 中西方思维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柏拉图对于事物背后的理念的追求和对现象的深刻的怀疑,促使西方人总趋向于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不同的解释,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流派,最终形成了多元化视角。同时,西方文明追求真理的思维浇灌出了自然科学之花,把自然规律应用到人类生存、发展点然了科学技术之火,生产力的巨大提升推出了反映人类物质与意识融合规律的社会科学,最终形成了西方资本主义体系。
而中国的思想过早的稳定下来,儒学习惯于经验式、论点式的结论,无从怀疑,也无从推理,所以最终形成了单一的思维,建立了以儒教思想为核心的稳定思维,保持了社会价值观念、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大一统的观念在社会构建中虽有一定优势,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均衡人与自然力量对比上起到了重大作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发展。但长期来看,稳定的思维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造成了社会发展的缓慢乃至停滞,甚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容易局限于单一视角,从而陷入视野狭窄、缺乏发展动力的困境。
直至十九世纪西方文明野蛮扩张打破这种格局,中华民族才走上复兴之路。自“五四”运动以来,思想空前解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发展道路。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正在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在思想上持续的表现就是中西方思维的不断碰撞与融合。而融合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创新性思维,并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寻求突破与创新。
2.2 中西方思维融合是构建和谐社会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环顾当今世界,西方社会在哲学与科学联袂发展数百年的强力作用下,社会形态完成快速发展,进入到一个瓶颈阶段,国内社会矛盾广泛而深入,国际社会敌对势力层出不穷,具体表象为政治上分散、经济上停滞、文化上混乱、教育上无序,军事上萎缩,整个社会发展无力,甚至出现退化倾向。而在东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指导了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最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改革开放受国际、国内矛盾影响也进入攻坚阶段。面对两种文明所面临的局面,胡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如何理解这一重大思想关系到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成败,理解这一战略思想可以从思维角度去梳理。
西方思维“追求真理”的核心特点,导致否定权威成为一种国民思维定式,思辨性极强,凝聚力薄弱;中国思维追求秩序的核心特点,导致尊崇权威成为一种国民思维定式,稳定性极强,创新力不足。体现在当前的社会形态上就是西方社会多元化趋势过度、内耗严重,社会不稳定性影响到社会发展质量;中国社会集权化趋势明显、体制僵化,社会改革不确定性影响社会发展质量。细看当今世界发展主流形态,从社会形态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争又融合;从思想层面上讲,对人类文明还在发挥巨大作用的中西方文化亦然;从未来学上讲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国际主流思想上讲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从国际格局上讲平等与民主是趋势;等等…这就是构建和谐社会。那么进而如何消除事实中存在的历史差距问题?脉络很简单:社会发展自有规律,和谐是基调,融合是必然,发展是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引入当前语境就是搁置争议,强力推动科学技术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物质、精神文明发展融合的科学规律自会发挥其作用。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综上所述,思想的融合是统一和谐的根源性问题,思想融合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就是思维的融合,体现在当今世界就是中西方思维的融合。
3 中西方思维融合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新趋势和新特征
当前,高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信息化、大众化、多元化、国际化等趋势,其中表现最为突出、体会最为深刻的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为“留学热”、国际交流与合作人员往来、活动和项目等不断增多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适量地向海外输出国内剩余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则可以通过接受发达国家的教育输出来弥补自身资源的紧缺和不足,并获取和学习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及经验。
当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国际交流成为常态后,中西方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在高等教育中亦成为常态,因此中西方思维融合就在大学生教育中地位凸显,这一新的环境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具体而言,它不仅要求培养大学生的中国意识、创新意识;还要求培养学生把握世界潮流,通晓国际规则,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遗憾的是,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还相对滞后,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发展需求,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中一个具体的表现是能力层面,以知识、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式忽视了大学生的思维锻炼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了目前大学生思维能力欠缺、核心价值观缺失、创新能力薄弱等现状。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目前的国际化背景,结合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缺失环节,从思政教育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是可行的。这是由于思政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这与中西方思维融合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在思政教育中分析、理解并推进中西方思维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可能是一种较为合适、也是独辟蹊径的尝试。
4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中西方思维融合的前瞻性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未来发展成败的核心要素,不但要奉献后人,还要大胆否定自我。正如牛顿所说的: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中国当前的所有社会结构形态都是基于中国国情所形成的,是历史的延续和现实的必然,教育亦然。高等教育在教育链条中的层次决定了它的关键性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灵魂,而思想教育的根本手段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也就是科学思维模式建立。目前的教育已经发展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口素质提升明显,但随着国际国内发展格局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具体矛盾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表现为:通过连续多年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并没有极大地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西方思维模式的训练并没有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很好的结合,而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仍占绝对地位,作为人才的苗子学生们只是在思维的初级阶段记忆力上提高很大,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也就是党和国家反复提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指向所在。
思维形成的客观规律,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尊重人类生命的客观规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要在着重在大学生中培养适应未来的人才。面对从大学生中培养未来人才的艰巨任务,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肩负起重任与民族使命。现实是我们的人才相对落后,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要遵循人才创新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坚持不懈地探索中西方思维模式融合的理念并大胆实践,方能在现状中求得创新与发展;也只有掌握并占据了这一人才培养的战略至高点,才能创造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崭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