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育思想重塑创新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基本上是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依据,其特点是:教师主要是完成培养学生的认识性任务,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极具意义的构成部分,是为了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因此,学校教学改革的首先就是更新教育思想,改革、完善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观,重新塑造创新教育观念。
二、深入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1.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目的的主渠道。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几乎成为了教学主体而独占课堂,造成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这种模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教学效率低。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就是要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创造性教学,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实施创造性课堂教学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传统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充分发挥独创精神的空间,就必须由教师来创设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创新想法、理念的提出必然会承担错误甚至“荒谬”的风险,所以过于严肃、紧张而不够宽松的课堂环境往往就会造成学生“启而不发”或“沉默不语”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对学生创新理念中所犯错误甚或“荒谬”具有高度的包容精神,并应加以科学的引导和鼓励。
2.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态度强化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创新性人才要有良好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既要有很强的智力与能力,又要有独立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既要敢于冒险、敢于竞争,又要善于与人合作;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实验与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学会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的启迪、示范和引导学生,这样就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自觉学习。
三、强化质量意识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在将学生原有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实性转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这样的观念,我们才会对学生可能的变化和发展持有信心,才不会以固定的眼光将学生定型化;才会刻意设计、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各种舞台。我们应该承认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并应该按照这些差异结合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等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培养方案,并根据专业、工作岗位群技能要求等制订出各教学实施环节的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工作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在评定学生学习效果方面,不提倡用单一的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而应鼓励推行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模式。营造出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制订科学合理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技能教育
1.促进教师认真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设计性、综合型、实践性实验实训的开设对指导教师相应的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首先,学生提供的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方法可谓“百花齐放”,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才能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合适的评价。其次,在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学生往往单纯为了赶时间、完成任务,积极主动的动脑思考问题的时间就相对较少。在实验中只是充当了教师的左右手,缺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开设设计性、综合型、实践性实验实训则不同,一切都要学生自己规划设计、自己动手,这样就会遇到许多的现实问题,有些甚至是指导教师也从未遇到过的,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时间上、精力上要更多的投入,在业务上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认真仔细备课,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2.努力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无缝衔接
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实训基地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满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其目的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综合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时也为锻炼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提供机会。高等院校应该与社会企业进行广泛深入地合作与交流,联合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共同致力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基地相配套的实验室、实验项目和内容、设备等应该较为齐全和完备,从而给学生造就全方位真实、良好的实习环境。实习内容应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加上实训单位具有多年指导实习经验的指导教师,学生就能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得到较全面、有效的锻炼,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衔接”,对他们今后更快更好地承担本职工作有着直接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