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语言负迁移与大学生英语写作

2024-09-02教育论文
一.引言在语言教学当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写作能力客观地反映着一个学生在语言的思维、组织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难点和薄

一.引言

在语言教学当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写作能力客观地反映着一个学生在语言的思维、组织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目前,中国学生在大学英语写作当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即使他们有足够的词汇量,学了很多语法,却很难用纯正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有母语思维的干扰,他们总是用一种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英文句子通常被称为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主要是由母语的负迁移引起的。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教师经常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中,而没有把英语当作一个整体来教授。

“迁移”,作为一个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心理学家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活动,指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即已掌握的东西和已具有的经验影响着新情况、新课题的学习,已拥有的母语知识与技能影响目的语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奥德林(Odlin,1989)基于先前的讨论与研究指出,“迁移”是由先前获得的某一语言对所学语言(即目标语言)由于二者之间存在某种相似点和不同点而产生的一种影响。简单而言,“迁移”即学习者先前获得的学习技巧会影响他们后期的学习行为。迁移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果先前的学习经验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够产生一个积极的影响效果,那将会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如果先前的学习经验阻碍了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学习,这就是消极的影响。

“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产生的一种影响。当我们的母语与英语在表达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时,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判断能力,这种表达形式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正迁移和一定的负迁移。就其学习的结果而言,正迁移促进学生学习,产生正确得体的语言;而负迁移阻碍学生学习,产生错误不得体的语言。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语言迁移,从分析语言迁移现象入手,进而做好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工作。

 二.语言负迁移的种类

语言迁移影响到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不同的情况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所产生迁移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英语教学中,语言迁移影响着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
1. 语音迁移    

汉语和英语在读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汉语音节中没有辅音结尾的现象,这是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往往受母语影响,常出现词尾加元音或拖音的情况。产生语音迁移以及迁移程度大小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⑴发音相似(2)发音差别较大(3)汉语中有而英语中无的音(4)汉语中无而英语中有的音。这些差异的存在,便导致了程度大小不同的正迁移和负迁移。
2. 词汇迁移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汉语中的词汇与英语中词汇不可能是一一对应的,即使大体对应的词汇,在具体的使用中,受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在词义以及用法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还存在于场合、语气等方面。英语中一词多义,一词多性的现象极为普遍,这往往成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方面局限于英汉单一对应的词义上,犯了许多严重的表达错误,这也是词汇负迁移的明显例子。
    词汇负迁移存在于许多方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单复数词混用 ⑵冠词、连词、介词的多用、少有或误用 ⑶动词不同形式的误用 ⑷不同种类代词间的混用 ⑸形容词与副词的混用 ⑹词义的误用。
   下面是两个典型错误的例子:
⑴ So we must know it and against fake commodities. (俞理明,2004,56)
⑵ I have studied a lot of knowledge.
3. 句法迁移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个细心的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中不难发现按汉语结构套译出的英语句子。这种汉语式的不得体英语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危害,这也是句法负迁移造成的恶果。具体说来,这种英语和汉语的句法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语序不同 ⑵表达结构不同 ⑶问法、答法与说法不同 ⑷适用场合与范围、语气的缓急程度不同。
  下面是两个典型错误的例子:
⑴ I think he has not arrived yet.

⑵ --Can't you go and get a book yourself ?
   --Yes, I can't.
4. 语篇迁移
    由于文化背景,民族习惯不同,在相同的场合,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对象,相同条件下,英汉两种语言却有着不同的语义表达。中国人自古以来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为美德,因此有了大量的谦词谦语,英国人喜欢得到别人赏识与认可,因此有了大量的客套和致谢用语。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口语中。
  下面是两个典型错误的例子:
⑴ --Your skirt is quite beautiful, Lingling.
   --No, it’s just so-so.
⑵ Although Tom was sick, but he still went to school. 

三.出现语言负迁移现象的原因:

     上面所出现的语言负迁移现象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1. 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能反映并服务于文化的需要,而文化的具体需要限定了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因而是文化形成语言并影响促进了它的发展。另一方面,语言在反映文化的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它使一种文化之下的信念、风俗、习惯得到了保护和强化。语言涵盖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因此,语言更是一个国家的表征。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不同国家的语言形式。许多英语习语来源于著名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圣经》和莎翁的作品。一些表达方式一代一代的传下来,被人们作为习语所接受,并且是不能随意改动的;而中国学生将中国的谚语直接翻译成英语,对于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直接翻译出来的中国习语并不符合英语的用法习惯,因而被看做是中式英语。

中国学生必须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会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2. 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与思维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思维活动的进行又离不开语言的内在辅助作用。人类通过语言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人类通过使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同时语言也展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

成长于西方文化之下的人习惯于将事物分解,再分析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中国人受本国文化的影响,往往会整合各个部分,从整体上加以分析、概括。这样一来,对事物拆解的分析方式培养了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方式和抽象思维习惯;而概括的分析方式让中国人有了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形成了直观的思维方式。

不仅如此,西方人总会十分客观的描述和评价事物,但是中国人习惯于用华丽的辞藻来赞美甚至夸大事物。例如 ,在表达“知识”的重要性时,中国学生会写道“知识,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整个世界”。但是,西方的学生只用一些普通、简单的词语来形容,譬如把“知识”比喻成“盖房子的块砖”,“打开迷宫的钥匙”。

  

四.结论

综上所述,母语的负迁移效应在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当中不可忽视。在外语的学习中,学习者应该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出现;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写作水平。当然,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积累,练习。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