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新 可圈可点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初探
作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重点难点。近年来,我校语文组在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要求的新理念下,大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在作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创新教学。在实践中,我们尽力寻找以往模式化写作与个性化写作间的平衡点,让学生在规范的指引下形成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进而鼓励部分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风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应明白,我们面对的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清楚地表情达意的基本能力,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先学会写作,然后才是创新表达。正如一个人想跳出花样翻新的舞步,他首先得模仿最基本的舞步才行。
同理,学生学习写作,他也必须先掌握写文章最基本的方法技巧,然后才能写出可观的习作。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守正出新,可圈可点”。
所谓“守正”,指要继承和坚守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并且用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所谓“出新”,是要求学生在立意、选用材料和作文结构形式方面力求有所创新。没有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就不会有优秀的创新成果。只有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去力求完善提高,才会有新的发展和创造。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结合范文示范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方法,然后模仿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创作经验,旧瓶装新酒,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此,我在作文课上对所带教学班进行了一些尝试。实践证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初步掌握议论文各种模式的写作要领,进步很快,效果非常明显。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针对写作提出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具体到高中议论文的教学,我首先把规范议论文的结构方法展示给学生,通过讲解分析,“授之以渔”。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规范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模式,它一般由引论、本论和结论组成。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由于分析方法的不同,议论文也就形成了相应的结构模式。还要把高中规范议论文最常见结构模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启感式)的有关知识展示给学生,典型引路,授之以法:
一、并列式
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
(一)并列式的基本模式
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有论点并列和论据并列两种。论点并列,顾名思义,就是把几个分论点放在段首形成并列,最好构成排比句式。论据并列是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形成并列。
(二)并列式的基本要求
第一,分论点的数量一般为三个,行文时要注意主次、先后等顺序。
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放在段首。
第三,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第四,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三)、并列式的优点和不足
并列式的优点有三个: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并列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空,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并列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对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并列式的不足,是它往往只能从一个维度揭示事物或事情的几个因素、影响、方法等,而不能从多个维度同时展开,因此思维的广度显得不够。例如《坦然看生活》这篇文章,如果要从“是什么”入手,可以拓展三个分论点(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是一种沮丧时的调适,是平淡时的自信)或选取三个事例形成并列,也可以从“为什么”入手拓展三个分论点或三个事例形成并列,也可以从“怎么样”入手拓展三个分论点或三个事例形成并列。但是并列式无法同时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维度同时展开,如果硬要那么去做,就会让文章结构臃肿,论述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做不到论述深刻。
二、对照式
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以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对照式结构由 “点”“正”“反”“深”“联”“结”六个部分组成。
(二)对照式的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否则就不能形成对照。应侧重一个方面进行论述,另一个方面起烘托、陪衬作用。
第二,为了使文章条理清晰,正反两个方面引起的段落的段首,一般有正反两个分论点。
第三,“深”“联”两个部分一般都单独成段,也可以合成一段。
(三)对照式的优点和不足
对照式的优点是:其一:能够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其二:能够揭示实质、挖根源、讲意义,论危害,进行辨证分析。其三能够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富有时代气息。
对照式的不足是:章法布局要求严格,各部分的字数要控制得当,容易出结构失调的现象。对照式结构清晰因为逻辑性强,但是形式上较松散。补救办法是在正反两方面设置正反分论点。
三、层进式
层进式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
(一)层进式的基本模式及变式
引论: 是什么 (这一部分,可以指明问题的实质,可以申述论述的范围,也可以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还可以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为什么 (揭示原因)
本论 怎么样 (指出危害或重要意义)
怎么办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结论:(总结全文,前后呼应)
(二)层进式的基本要求
第一,“是什么”位置在首段,一般要对论述对象的概念做必要的解释或说明。
第二,“为什么”“怎么样”“怎么样”是本论的主体,但是不能平均用力,一般选择其中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论述时应有所侧重。
第二,分论点数量一般为五个,一个方面三个,另一个方面两个。组合为二三,或是三二。
(三)层进式的优点和不足
注意到了层进式的要点后,还要了解层进式的结构的优点和不足。
层进式分论点有两组,组合为二三或三二,因此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另外层进式比并列式和对照式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色彩。除此以外,它还能从多个思维角度同时展开,对事物的本质、原因、意义、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
层进式逻辑性很强,能深刻剖析问题,正是如此,使这种文章有了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材料匮乏。这种毛病是此模式不可避免的,弥补措施是抓住要害,揭示本质,剖析原因,找出危害,提出办法,充分彰显长处,以长遮短。
四、启感式
启感式写作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问题、人生哲理,小至个人身边琐事无不可写。它常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或由事入议,或因议而言事,旨在简而能明,能因小见大。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主要是教先叙材料后发感想的写法,因为这是新材料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启感式议论文的结构一般由“引”“议”“联”“结”四部分构成。
(一)启感式的基本模式及变式
1、 引论 引 (引材料、亮观点)
2、本论 议 (发议论)
联 (联现实)
3、结论 结 (做结论)
变式写法有两种,每一步的内容与要求与常式写法相同,只是步骤有变化:
l、“联”-“引”一“议”一“结”;
2、“引”-“联”一“议”一“结”。
(二)启感式的基本要求
第一,语言要简练,不能拖沓,尤其在“引”和“联”两部分。开头段最好不要超过120字。再者,“引”作为材料作文的“始发叙述”至关重要,要学会“转述”,而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抄原文或者用“看了上面材料”来应付搪塞,企图蒙混过关。
第二,议论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要学会选取最佳角度,写出新意。
第三,各部分的段落字数要有节制,要合理分段,避免出现“一篇文章四大段”现象。一般应写五到七段。
(三)启感式的优点和不足
启感式写法最灵活,如“引”“议”“联”这三部分可以任意安排。另外,启感式形式上禁忌少,可以边叙边议,可剖析问题,可举例论证,可联系实际。可是从文章的外在形式上看,启感式是四种模式中条理性程度最差的,原因就在于启感式议论文中很少有分论点出现,且叙述成分是四种模式中最多的。
综上所述,高中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模式共有以上四种,且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高中学生刚写议论文时,要严格要求他们按照模式去写(守正),并且要求他们尽力模仿大师的成功作品——通过模仿其内容,激活写作的源泉;模仿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模仿技法,培养具体的写作技能;模仿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等学生熟练掌握了每种模式的写作要点,深刻体会到了各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后,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文题要求和个人的知识储备,自由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议论文模式,扬长避短,灵活变通,写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议论文(出新)。如果学生懂得“可圈可点”,即在文章开头、结尾或中间有意识的安排一些亮点,或采用对偶、排比,或引用名言警句,或材料新鲜,或议论精警,都会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给你打出可喜的分数,为高考成功增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