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美和表现美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写作教育训练的基础。作文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语文教学的成败大部分原因取决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好坏。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会发现多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通病:内容过于肤浅,多为造假抄袭现象;老腔老调题材不够新颖,缺乏生活体验,欠真情实感等。当我就一部分同学谈其原因时,得到的结果又如出一辙,无非是生日常生活过于单一,生活面太狭窄,没有时间或可以发挥的空间,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事情,家里学校两点一线,看到的景物无美可言,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无情趣了。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视野逐步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向社会,感悟社会生活中的幸福与美好,学生才能从中获得体现美、表现美的生活素材,写出更生动、更新颖的优秀作文。经过多方面研究,笔者总结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和表现美需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爱上写作,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中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要真生激发兴趣,首先必须创造让孩子们快活的课堂习作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产生表达的欲望。其次让孩子有话可说有法可学。真正体验过才能写出真实的东西。因此,我们要设计出无数让孩子们不吐不快的习作课。例如:根据节日展开相应活动,3月5日为学习雷锋日,组织孩子去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把在学校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3月12日植树节让孩子亲自体验植树过程等,整个过程中感受、记录、想象。回来后以此次活动命题作文,每个学生都写出了质量较高的作文。
二、美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
从生活中收集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写得不生动,缺乏美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刘国正曾经说过“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反之,就难免会苍白而呆板。所以学习应与生活紧密相连。
三、 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性。
前面已说过中学生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缺乏的是体验和敏锐的感受力。如果没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益于海”的生活体验,即使文字功夫再好,也不能写出韵味横生的文章,只不过是玩文字游戏而已,仅仅是“为文而造情”,而不是“因情而生文”、“我心写我意”。而有些学生则不善于发挥自己的审美主动性,他的想象力被束缚了,感受力也较差,在物景面前显得很被动,因而美之所得甚少,难已以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冲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使其充分调动审美主动性,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之一。
四、提供发现美的机会,发现美的关键在于实践
实践的机会总是惠顾有志于创造的学生。主动寻找机会的学生往往是少数。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尝试到发现美的滋味,进行切实的发现美实践活动,教师应当在写作训练中悉心提供对每位同学都平等相待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珍惜这样的机会,逗引每个学生阐发自己的独见、新见、创见,在发现之路上,切实地跨出一步。比如,在国庆征文竞争中,有位教师没有“大权独揽”,而是确定了由学生自命题、自制卷、自监赛、自评卷、自总结的竞争方针。然后张榜“招贤”执行。在这种“政策”下,学生们积极主动、自愿结合,成立了一个个“组织委员会”。由巧于思索的同学命题,善于书写的同学制卷,长于组织的同学监赛,能鉴赏的同学评卷。会概括的同学总结。结果,一批批学生争得了这一次难得的创造机会。由此可见,教师在写作训练实践中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美的机会,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五、赋予自主学习权利,让学生自由发挥、独自命题
中学生其实已经有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所以不妨试试将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自己掌控。使其自由发挥,独立命题。老师对作文体裁、题材、风格都不作限制,没有任何要求,凡是自己有兴趣的,感触比较深的,都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只要是能展示其才华的都可以写出来,尤其是鼓励中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喜好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老师仅在一旁辅助学生,当遇到错词、错句等不正确的表达方式时老师不应直接指出,予以批评,而是旁敲侧击正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慢慢改正。
总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既要严格遵照新课标要求,又要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美和表现美。写作表达时,要有美的观点、美的探求和美的实践。从而改变学生学习与生活缺乏联系、无美可言、写作困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