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爱上作文——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一、走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兴趣
大自然是生命的摇篮,但大多数孩子对此熟视无睹,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采撷阳光、聆听雨露等,他们在玩耍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亲近自然。
1.观察生活
作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用童心观察生活,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行文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笔了。因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领略自然风景,体验多彩的自然生活,如春天走在乡间小路上,感受乡野的幽静,奔走在田野间,闻一闻麦叶与韭菜的不同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学生这样观察后,感受生活,怎么会言之无物呢?如我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时,就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美的叶子?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有说见过这样的叶子,有说见过那样的叶子,它们形态各异、各不相同。在听取了学生的心声后,我设计出“我是一片美的叶子。有一次____”的开头,用这样的开头引领学生作文,很快学生就会写出丰富多彩的例子。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经历,积累素材,还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2.捕捉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瞬间,我们要善于捕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达到文思泉涌的理想境界。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我去上课,刚到教室门口,发现很多的学生在追逐一只蝴蝶,最后一位女生抓住了蝴蝶。同学们很想把它作为标本,但都不忍心下手,最后一致决定打开窗户,让蝴蝶回到大自然。此情此景,作为老师我很是感动,我觉得学生内心也很难即刻平静下来,就因势利导,直接上了作文课,题目是《蝴蝶飞进课堂》,引导学生写出真切的感受。没想到学生很是兴奋,写出了一篇篇佳作。
3.表现生活
作文以生活为基础,有了观察与捕捉能力,是不是就能写出好的文章了?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生活虽然是作文的源泉,但作文不是原原本本的记录生活,而是高于生活,用来表现生活的。这就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生动的语言、合理的想象来作文,唯有如此才会有感染力。
二、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情感是文章的核心,作文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激发情感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多读名著,充实心灵,激发情感;二是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情感。
1.开展活动
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要有意识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三月可以领学生在操场上放风筝;三八妇女节让学生帮妈妈洗脚,写出自己的感受;观察自己家中或者邻居家的小动物,看它有哪些习性等。对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另外还可以开展富有创新性的动手创作活动,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小发明比赛,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动手创作,做出精美的作品,作文教学中再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构想的过程和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积累情感
情感是作文的核心,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情感,陶冶学生情操,而活动是积累情感的主要途径,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如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平时喜欢做游戏吗?都喜欢哪些游戏呢?有的学生说喜欢丢沙包,有的说喜欢老鹰捉小鸡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时教师说我们今天要做一个盲人与聋人相扶过马路的游戏,规则是两人一组,一个人演盲人,蒙住眼睛,一个人演聋人,塞住耳朵,然后再把两人的左右腿绑在一起,从操场走到教室。学生有点担心,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开始尝试,慢慢地学生都完成了任务,回来后学生如释重负,脸上洋溢着幸福。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丰富感受,激发情趣,从而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三、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激发学生的想象,自由的写出自己的见闻。写作是学生自我表达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塑造的过程,因此,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引导学生写个性作文。
1.写个性化经历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的经历不同,但学生写的作文有很多是雷同的。要避免这种现象,就要从作文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等方面放宽要求,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实话实说。如我们班有个学生与奶奶一起养了一只小兔子,我就鼓励他写好观察日记。后来兔子病死了,我就和他一起找原因,鼓励他把兔子病死的前因后果写进自己的作文。后来,当他流着泪给我们读他的习作时,我们体会到了他在养兔子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从而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2.爱护个性化语言
语言能表情达意,小学生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情感,应充满童心、童趣。对同一个问题或事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尊重他们,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看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总之,作文教学就要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张扬学生个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善于发现、乐于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作文当作一种乐趣,爱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