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七嘴八舌”行吗——也谈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误区
误区一:轻视价值取向,漫无边际的个性化的理解
一位老师在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学完了课文后,老师让学生讨论: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说的?于是,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觉得狐狸很贪吃。” 有的说:“我觉得狐狸很狡猾。”……老师一一给予了肯定,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觉得狐狸很聪明!它能用计谋骗取乌鸦嘴里的肉。”老师激动地表扬了他,夸他“能干,观点独特,与众不同”。这种理解与课文本身的寓意已经相距甚远了。
我们反思这些课的教学,一方面觉得这样的课堂讨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了创造想像的空间和抒发内心情感、阐明不同见解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感到学生的这种理解与作者的本意已经相距甚远了。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仍是“哈姆雷特”,他决不是张三或李四。我们决不能舍弃其本真而求其次。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的,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为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界定。切不可为了“生成精彩”而导致文本的失落。
误区二:忽视文本对话,浅尝辄止的个性化的理解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因此,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体验不管有多么独特,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只有首先整体把握文本,了解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然后通过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深入领会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联系自己的体验、经历,才能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所以,要想超越文本,必先进入文本;要“出书”,必先“入书”,这是阅读规律使然。可惜的是我们有不少老师仍然忽视这种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造成了许多“无根”、“无心”的“浅阅读”。
如学生在读《船长》一课时,提出:“文中‘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个伟大的灵魂应该指的是船长哈尔威,为什么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称为灵魂呢?而且是伟大的灵魂呢?”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老师显然没有防备,因此匆匆的回复学生,这个灵魂就是指的一种精神。其实,这样的疑问正是学生在走向文本的过程中闪现的朦胧火花,这时候,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思考:“是啊,你从哈尔威的言行中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一个自然的追问,就是为学生搭设了一座走向文本的桥梁,既化解了理解的难点,又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意义。
误区三:错估学生实际,拔苗助长的个性化的理解
由于我们的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与许多课文的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因此学生对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常常处于浅尝辄止或朦朦胧胧的“浅阅读”状态。教师源于应试等方面的压力往往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深入”解读后的感悟告诉学生.这样表面上看是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却是犯了一个古老的“拔苗助长”的错误.
一位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为了显示对教材解读的多元与“深度”,在学生一致认为洪教头“无礼、傲慢”之后,突然抛出“有没有人发现了洪教头的优点?“有许多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心理,也为了不使课堂太尴尬,居然说,洪教头“敢说敢做,勇于与别人比试。”这位老师得寸进尺又问道:“有没有人发现林冲的缺点?”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马上引经据典从“武侠”的角度重新阐释了人物的性格。全班学生估计仅有数人可以理解,其它都迷茫着直到下课。
以上的例子看似“深刻”的解读,实际上是越俎代庖.教师重视了对文本的解读,但是忽视了对学生的“解读”.我们的一切教学手段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作文章。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求,一味的以自己的解读"深度"诱导学生,这样的个性化要不得。
从传统的“异口同声”到如今的“七嘴八舌”。.正印证了我们的课改新呼唤“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以为学生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多元”的。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是符合这个目标的。至于,出现的一些误区和偏差,很多是教师指导方面出现的谬误。不管怎样,“多元”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形成学生现代人格的必由之路。真心希望“个性化阅读”在广大教师的引领下早日走出误区,真正把“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新课程理念落在实处,真正处理好课文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这两者的关系,让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理解尊重的目光中,在教师智慧性的引导下,学会认真读书,学会交流对话,学会倾听接纳,学会建构和提升自己的认识。走出误区,让个性的旗帜真正在课堂上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