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期刊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浅谈教师素养对教学信息化的影响

2024-09-09教育论文
一、 前言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1】。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

一、 前言

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1】。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其内部来讲,教师的基本素养是其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的素养指作为一个教师所具有的基本素质、知识、技能、人格及其能力的总和。教师的基本素养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是多层次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在教学前的,也有在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探究教师的基本素养对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影响,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的实施,有利于新型教师的培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教师素养影响教学信息化的宏观分析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扮演着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反思者和研究者、平等中的首席等角色。【2】教师的专业品质分为以下几类: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其中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包含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对学生的控制和与工作压力相关的信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理解;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包含教师的情感投入以及教师的个性品质【3】。

(一)教师的基本信念对教学信息化的影响

教师的基本信念是指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认识,主要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实施来影响教学信息化的实现。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解将影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包含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的理解,实施过程的理解,效果评价的理解等。所谓信息技术的地位的理解就是指在现代技术条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下,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是否有必要应用于教学活动的理解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利用于教学活动的认识。教师的这种定位要受到整个宏观条件的制约,例如政府和学校的基本要求,客观的物质条件等。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极大的便捷,几乎没有老师否认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对于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如何对其进行评价,这与教师的基本信念息息相关。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信息化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4】教师的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于所教授学科的认识,包含固定的公式,定理等的概括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自己教学策略的认识。教师的这种认知能力通过教师的施教模式影响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要依靠教师认知能力的提高与认知模式的创新。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学信息化的有效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强调操作性,要求一线教师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这关系到教学信息化的成败。另外,教师往往依靠对学生的监控来提高学生对于老师要求的完成情况,从而达到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来实施教学监控具有双面性和矛盾性。一方面,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控制,例如运用教学平台来实时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但同时又有可能因为作业不是在教师的直观指导下完成而失真,从而失去对学生有效的监控。

(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对信息化教学的影响

   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怀和感情的交流会影响到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交流的一个特点是间接性。所谓间接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突破地域的限制,其弊端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已经变得相对的生疏了。有的教师出于这样的考虑就会在实施教学时尽可能的减少信息技术的应用。除了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个性特征也会影响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一般来说场独立性的教师可能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场依存性的教师更倾向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外向型的教师更加倾向于运用信息技术,内向型的教师这比较保守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三 .教师素养对教学信息化影响的微观分析

(一)、教学效能感与信息工具的选择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5】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于教学信息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选择上。教学效能感强的老师往往具有挑战自己的冲动。这种类型的教师相信自己能够很好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他们把自己的成果归结于自己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很好运用。但是,教学效能感强的教师为了挑战自己,有的也会舍弃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是选择传统的教学工具,因为在他们看来,教学成败与好坏完全在于他们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而与教学工具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教学效能感越弱的教师,一般认为学生的成败不仅仅是他们的能力和教学问题,还与客观的因素有关。这类教师会自觉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并清楚地认识他们的好处。值得指出的是教学效能感的强弱并不是绝对的。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工具的选择往往受制于客观因素。

(二)教师控制学生对教学信息化的负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是教师基本信念系统的主要内容。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是指教师为了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维持一定的教学秩序,而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种限制。有的教师对学生给予高压控制,采用惩罚措施,与学生只是单向交流。相反,有的教师则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极富有人道主义倾向,积极地与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事实上,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是介于二者之间。【6】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无论是哪个极端,都对教学的信息化具有负效应。如果教师对学生实行的是高压的控制方式,他就会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产生怀疑,基于这样的认识,就会尽可能减少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控制学生的行为。如果教师对学生实行的是民主的控制方式,教师也会尽可能少地运用信息技术。因为在他们看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不利于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流的,这样就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基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理想的实现教学信息化方式,但在现实的实施中却是很难实现的。

(三)教学压力的释放对教学信息化的正效应

教师压力过大时,将会表现出工作迟缓,烦躁及其对人缺少关注等。教师工作的成绩的潜在性,教师自身价值观等都可能是引发教师压力过大的原因。【7】但是教师的压力是可以释放的。教师释放压力的途径可以是来自于外部的,但是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师本身的自我概念。同样,教师也会释放来自于教学方面的压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减少备课的环节,实施教学的地点的限制,运用智能化的教学评价等来减少教学的任务,释放自身的压力。教师在释放自身压力的时候,信息技术往往是其首选,因此将会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四、小结

  教学信息化有赖于教师素质提高。不管是在专业信念方面还是在技能和个人的人格方面,教师的素养都将影响到教学的信息化。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积极地培养有利于教学信息化的专业型教师,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反思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信息化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的信息化,从而促进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才能使信息革命带来的成果惠及教育这项人类灵魂的工程。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