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自我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一,自我与学习动机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既包括一种外在的人格品质,又包含由于某种原因一个人不想展现出来的人格成分——真实的自我,它是人格的内在特征。同时,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各种解释纷繁复杂,具有不同角度的多样性,这正好反映出自我本身结构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的存在是因为自我过程在多种水平上进行,不同研究者在不同的水平上说明自我的作用。
学习动机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兴趣、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密不可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等理论充分挖掘了个体自我的价值,同时拉近了自我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我们很容易发现,越是关注自我,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的学习动机方面的问题就越容易得到更深度的解释或分析。这与当前重视学生主体性发展、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培养的思想十分契合。
二,学习动机的内在要素——自我
学习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对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的探讨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关注了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就间的关系,尤其是非智力因素中人格特点与学业成就间的关系引起重视。
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是相互作用的。适度强烈的、持续的学习动机能够引起学生愿意付出更多努力的学习行为,增强学习者的责任心,使其获得乐趣、成功体验以及其能力提升。同样,学习上的成功更能使学习者体验到自我成就感和愉悦感,进而增强学习动机的力度和持久度。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动机对学习者产生作用需通过自我这个环节来实现。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学校或教师往往疲于应对学生一系列的问题行为,如厌学、逃课、逃学。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或不适,我们会发现自我变得多么迷茫、单调,对学习更加没有信心和耐心。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往往是因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偏低或消极,并且产生许多对自己的片面的否定看法或认识,如“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头脑笨”,“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等。作为教师有必要慎重考虑是否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包括学生所需要的自尊、自信、集体归属感、成就感。在当前学生主体意识萌发的环境下,教学不得不重新调整,更多地关注不同学生的人格差异,帮助他们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引导其探索如何能更有机会获得自我成就感,引导其效力于对知识和生活的无限追求和对自我发展的体验之中。
三,关注学生的自我,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关系到教育和教学价值的真正实现。学校或教师有责任提供与个体人格相匹配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或促进,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获得最大程度的激发、维持。
了解自己的学生是每一位负责任教师所必须要做到的。不仅仅可以从课堂环节或学业表现中获得,而且还可以在与学生的生活交往中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家庭背景、重要人生经历等等。因为这些因素对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教师工作有必要深入到学生成长的背景,抓住症结并进行合理疏导,科学地干预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其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并实现其个性发展、完善。
很明显,学习活动不能撇开自我,否则学习就会沦为机械作业,没有主动精神。而学习缺乏这种精神,就只能成为一种负担,更谈不上体验学习的快乐和人生乐趣了。外在动机不能促使自我的觉醒和行动。要解决学生学习动机不明显或不强烈的问题,需要从学生内部的自我概念、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方面寻找根据。尤其是对于那些角色地位低下的学生,他们相当需要有一种改变自我观念、增强价值感、获得自尊心的补偿,这种补偿通过教育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学习动机不得不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自我对于外在世界的价值,在探索外界的过程中寻找一个真实的自我,专注于将自身的力量与外界分享并释放无限的潜能,塑造完美的人格,体验人生意义。无论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曲折,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