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心期刊联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农林期刊 > 农业论文

农业论文

海南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2024-07-26农业论文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光热资源充足,农业资源禀赋突出,是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黄金宝地。因此,农业成了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海南也成为全国第二个全省域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区,每年为全国人民提供1000多万吨绿色生态农产品。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光热资源充足,农业资源禀赋突出,是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黄金宝地。因此,农业成了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海南也成为全国第二个全省域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区,每年为全国人民提供1000多万吨绿色生态农产品。

虽然海南有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条件,但是面临的自然灾害也很多,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以及生物灾害等频发,其中以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对海南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以2019年为例,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有9个,农作物受灾2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千万元。海南急需农业保险体系为农业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据统计,2007年至2017年,海南农业保险累计为50.17万户次的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8.44亿元,特别是2014年“威马逊”台风后累计支付赔款5.25亿元,成为农业灾后恢复再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

1  海南农业保险的现状

2007年7月,海南省政府印发了《建立海南省农业保险体系意见的通知》,阐述了海南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的意义,明确了十二项建立海南农业保险体系的内容,规定了农业保险的资金来源和用途,并初步确定了6个试点险种,为海南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建立了基础。在此之后,为保障海南农业的发展,农业保险体系逐渐完善,在“保大宗、保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保特色、保产量”的创新,逐步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

截止到2018年海南农业险种达到41种,包含17个试点险种,其中,中央财政补贴险种8个,体现海南特色农产品和海洋特色的险种9个,对中央险种和省级险种,实行不同的财政补贴政策。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南农业保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1  海南农业保险运行平稳,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海南自2007年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坚持创新驱动,保险品种逐渐增多,保险覆盖面和参保农户数显著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逐步成为全省农民增收的“稳压器”、农业增效的“助推器”。2018年,海南正式开展17个农业保险险种,涵盖了农、林、牧、副、渔业各个方面,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及蔬菜价格保险、橡胶风灾指数保险、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保险等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海南农业保险持续“提标、扩面、增品”,新增秋季南繁制种水稻气象指数保险,实现天然橡胶与瓜菜价格指数保险全覆盖。据海南省统计局数据,2018年实现农险保费收入8.40亿元,同比增长81.77%,赔付4.72亿元。

1.2  “保民生、保大宗”的基础上“保特色、保产量”

农业保险风险大、成本高,没有政府财政的支持,纯商业保险难以发展[1]。所以海南省政府对农险保费进行政府财政补贴,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根据各市县保险数据显示,2018年海南省农业保险实际使用中央财政补贴为5886万元,实际使用省级补贴为13685万元。海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助力海南扶贫攻坚工作,突出民生扶贫,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推动了海南12个市县以全额财政出资的形式,为5.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6.5万亩水稻购买水稻保险336万元,提供风险保障6605万元。海南农业保险对存量规模大且稳定、对促进“三农”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大宗农作物进行试点。海胶集团橡胶统保项目是海南农业保险的一张名片,每年的保费约占海南农业总保费的半壁江山,赔偿限额调高至3亿元,截至2016年累计赔付4.38亿元,为国家战略物资供应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更好的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海南政府拨付70万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开展芒果产量保险;为支持海南陵水圣女果产业的发展,推出海南首个地方性的县级保费财政补贴项目;为引导养殖业的规范化发展,海南相继推出了羊养殖保险和鸡养殖保险;为服务南繁制种基地建设,突破了以往“保成本”的方式,采用“保产量”的新形式,累计向种农支付赔款7971.77万元,这些都凸显了海南的农业保险的特色。

1.3  不同险种的经营模式不同

当前,海南农业保险实行一家独保经营和多家共保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农房保险、部分橡胶树保险和商品林保险采取一家独保的经营方式。种植业险种、渔船保险、渔民海上人身意外伤害险采取多家共保经营的方式,由主承包人和共保体成员构成经营主体,根据共保体章程分配保险费、经营费用和利润,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

1.4  大灾风险准备金、以险养险机制的推行

为了弥补大型灾害带来的巨额损失,海南省政府根据不同保险的险种提取相应比例的准备金,建立长效机制,应对大灾对农业带来的损失。为减轻共保体成员的经营压力,在2011-2015年,海南省用省直公务车辆保险的经营利润弥补农业保险的损失,推行以险养险机制。为完善海南农业保险体系,海南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采取三级补贴制度,由中央、省、市县进行补贴,当各市县某一险种规模超出计划数1.5倍时,超出部分由省级财政承担。

2  海南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2.1  农险品种少、农险产品规模小

根据两部委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新型服务业,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格局,海南很多的特色产品没有纳入农业保险的范畴,农险品种偏少,仅能保障常见的农作物和牲畜,无法满足农业经营户的需要[2]。当前海南特色的农业保险品种并不多,很多特色农险并没有纳入政策性财政补贴的范围,受益面较小。已纳入财政补贴的险种中,保险责任范围较小,保障程度不高,如只有水稻种植保险把病虫害纳入保险责任范畴,而烟叶种植保险、橡胶树综合保险、玉米种植保险、特种水稻种植保险,均把病虫害列入免责条款中。

2.2  大型风险的分散和防范机制力度不够

海南虽然为农业巨灾险的运行和推广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力度还不够。由于海南四面环海、地理位置特殊,巨灾经常发生而且很难预料,一旦发生给农户带来巨额损失,也让保险公司背负高额赔付款,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海南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在2011年、2014、年2016年,由于受到大型台风的影响,保险公司的种植业赔付率均超过110%,连续高额的赔付率,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所以海南急需切实可行的大灾风险分散和预防机制。虽然海南已经建立了大灾准备金制度,但是关于准备金如何管理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2.3  赔付率高、补贴形式单一

农业保险和普通的商业保险不同,属于灾害性保险,发生频率高,损失较大,导致农业保险赔付率较高,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巨大压力。据统计,海南近五年的农业保险理赔率为86.7%,海南试点农业保险10年累计向50.17万户次的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8.44亿元,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较大。降低赔付率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提高保险费率,但是提高保费会降低农民购买保险的意愿;第二种方式是加大财政补贴,但是加大补贴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当前,农业保险的补贴主要采取以保费补贴为主的方式,补贴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激励保险企业的制度改革和险种创新。

2.4  农民保险意识有待提高,保险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农业保险的实质是为农民在发展农业时,提供基本的保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认可。首先,由于海南农业自身的特点,属于小农经济、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分散,大部分的小农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有一定的抵御风险能力,所以参保的意愿并不强烈。其次,农户没有意识到农业保险的本质,要么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要么抱着如果风险没有发生,保费就白交的心理,不愿意投保[3]。因此,海南农民的保险意识整体还有待加强。

在农业保险推广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保险公司、农险协办机构和协保员。但是由于很多农户地处偏远山区,保险公司的网点无法全面覆盖;由于本职工作繁忙、人员有限等主客观因素,致使县政府、乡政府、村委会等农险协办机构的工作质量无法保障;由于管理制度设计上的问题,导致协保员在推广农业保险业务时的积极性并不高。

3  海南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海南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补贴贷款、税收优惠等方式,把小农户纳入到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变成规模化经营主体或者联合经营体。以此提高农户承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小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主体资格能力。

3.2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丰富险种,满足农户的差异化需求

综观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体系,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丰富的农业险种和广泛的覆盖面,对稳定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海南农业保险的险种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且每年还会根据实际投保情况调整保险标的的种类,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所有农户的需求[4]。笔者认为,在不断增加特色农产品险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针对海南小农业种植的特点,可以开发出产量保险、价格保险、气候保险等指数价格保险体系,通过统一的指数,把分散的农业生产虚拟的集约到一起,将不同的农户视为一体,虚拟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有利于保险公司开发更多的险种,可以满足更多农户的差异化需求,也为保险公司的管理提供了便利。

3.3  完善大型风险的分散和防范机制

①在海南已有的巨灾准备金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资金的管理问题,明确其来源、启动的条件、用途等方面的细节事宜。②在没有发生启动巨灾准备金时,要注意资金保值和增值的问题,不让资金闲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③可以设计出由政府、农户、保险公司多方参与的共担风险的农业保险机制,运用共保、分保、再保、超赔计划、大灾准备金、综合风险保障基金等多种模式,为海南的农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3.4  制定更加灵活的补贴政策

目前,海南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制度,对农户的激励作用较大,而对保险公司的激励效果不大,仅有的激励就是扩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户参保,实现保险公司利润的最大化。海南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保险公司的积极参与,所以在现有保费补贴的基础上,要制定更加灵活的补贴政策,可以对保险公司进行保险管理费用补贴、新险种研发补贴、税收减免、再保险补贴、理赔险损失补贴、贷款优惠等多种补贴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业务上的积极性[5]。

针对不同的农业主体,在普惠制的基础上,实行特惠制补贴的形式,完善海南农业保险的补贴制度。首先,为配合海南农业转型工作的推进,可以将更多的补贴、资源用到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生产上,进一步倒逼松散的小农业种植转型或者退出。其次,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激发其保险意识和发展需要。

3.5  加强农业保险知识的宣传,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一项惠农措施,因此要进行大力宣传,利用座谈会、广播、报纸、实际案例等形式,让农户真正了解农业保险的优势,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念深入农户心中。

农业保险工作的推进,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首先,在调动保险公司积极性的同时,鼓励其设立更多的服务网点,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或者政策优惠措施。其次,还要加强各市县保险协管机构的设施建设,完善人员配备,在重点地区,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农业保险工作的落实;在其他地区,对于农业保险的实际实施人员,给予一定的津贴或者奖励,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以此保障农业保险工作的落实。再次,对于所有的工作人员,加强农业保险专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保障农业保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文章评论

客服在线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