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当代艺术中心」,如何协作实现一场艺术盛宴?
UCCA不仅举办过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最丰富全面的毕加索作品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还是莫瑞吉奥·卡特兰等世界级艺术大师在国内办展的首选,所办展览常常能引发公众的讨论和关注。
创立15年来,UCCA举办了176场国内外艺术家的展览,接待过百万级人次的观众。
这样一个前沿、创新的艺术机构,他们背后的团队是怎样协作的呢?
怎么保证每一场展览,都以最完美的姿态向观众呈现呢?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2017年,UCCA完成了机构重组,转型为UCCA集团。在北京主馆之外,陆续开设了两座新馆,分别是位于阿那亚的UCCA沙丘美术馆和上海的UCCA Edge,形成了「馆群」。整个团队不断壮大,还出现了跨城市协作。
UCCA馆群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展览资料的跨馆储存和共享。
比如跨馆展览时,需要从异地调取艺术家、作品等相关资料。其中有很多涉及版权、保密的文件、图片和视频,一旦泄漏,就有盗版风险,必须严格保护。
以前,只有北京馆的时候,UCCA用内网传输展览资料,确保安全。新馆落成后,UCCA没有轻易使用第三方的网盘,因为普通网盘,保密性还是不够强,万一链接和密码外泄,就等于谁都能看能下载。
因此UCCA馆群数字化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一个协作便捷、安全保密的网盘。
几经对比,他们发现了企业微信的「微盘」:容量大,传输快,最重要的是,权限设置非常安全,无关人员就算收到也打不开,非常适合跨馆共享资料。
「微盘」的分享,不仅在企业内部,还方便对企业外部的分享。比如有些情况下,UCCA需要把展览资料,分享给合作方、志愿者。
以前,这些资料要么通过微信发,但文件太大发不了,图片会被压缩,对方不及时下载的话,很快就过期了,还得再发一次;
要么通过邮件附件发,但是每次有人来问,都得重新整理一份附件。发出去后,也不能追踪,不知道这些资料有没有被二次转发给不相关的人。
后来他们发现,用「微盘」分享,非常地便捷和安全:
一是可以方便地发到外部合作方、志愿者的微信,不会压缩也不会过期。二是可以灵活地设置对外权限,谁能看、能不能下载、二次转发,都能精确把控。还可以开启水印,防止截图外泄。
微盘,只是UCCA数字化的第一步,后来,他们还在这条路上走了很远:大家不仅在内部沟通、远程协作时经常使用企业微信的会议、文档等,还把创新的协作方式,运用在日常的策展、与观众的互动当中。
UCCA数字化战略部负责人包雯璐说:“正是因为企业微信的「综合能力」强,效率协作功能都好用,基本没有短板,我们才选择了它。UCCA发展中遇到的协作难题,很多都通过企业微信解决了。”
比如,前不久UCCA在北京举办了「意大利国宝级艺术家」的展览“莫瑞吉奥·卡特兰:最后的审判”,大获成功,数月后又在深圳,举办了全新的大展“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期间,要从国内外运输20余件展品,又要根据深圳场馆的环境,重新布展,还要和艺术家、策展人、品牌方等合作共创,时间紧迫。
怎么做到跨城市、跨部门、跨组织协作无间,所有人对时间和进度的感知「同频」呢?
每天开个晨会,问下大家的工作进度和规划?可是大家都在不同的城市,手头有不同的工作,时间很难凑到一起。
但如果不能及时同步,可能导致大家互相之间不知道进度。比如品牌市场部宣传,既要配合展览部的策划,又要配合观众体验部的售票……总负责人也需要对项目的全局有把控。
另外,开会沟通,即使说好“几月几号要完成什么事”,大家也只有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几月几号是星期几?离截止日期,还有几个工作日?是不是要加快进度?”很难直观感受到。
因此,需要一张项目大表,来统筹所有的人和事,写清楚:什么事情谁负责,几月几号要做完,当前进展到哪一步。
那用传统的Excel,写清楚这些信息不就行了吗?恐怕不行。因为项目进度是需要不同部门、不同负责人时时更新的。如果是传统Excel,大家只能各自在电脑里更新,然后再汇总,各自有不同的版本,版本多了容易乱;并且还是看不到实时、最新的策展进度,依旧没解决问题。
后来UCCA发现,企业微信的「在线表格」,不仅有很多现成、免费的项目管理模版,拿来就能用,更重要的是,比起Excel,企业微信表格能做到「大家一起填」和「实时能更新」。
一是「大家一起填」。策展相关的各部门,可以在企业微信表格里,@出负责的同事,对方马上就能收到「红点提醒」,点开就能在表里相应的位置,共同编辑和完善表格。所有人填好就是最终版,不需要另外花时间汇总。
二是「实时能更新」。展览搭建,官方宣发内容,观众体验……每天,谁推进了什么事,就在表里打个勾。其他部门协作的同事打开就能看到最新进度。
有了好用的协作工具,UCCA团队间的协作更高效了,不断为公众呈现众多高质量、现象级的展览。
因此,每次展期,他们会面向公众举办很多与展览相关的工作坊和线下活动,观众可根据需要报名参加。
例如在上海的UCCA Edge,做过一场名为“触手计划:意游未境”的实验艺术项目,除了展览之外还有四场活动,邀请公众报名参与,和艺术家一起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城市空间行走,并进行即兴的行为表演。
比起展览,这样的线下活动,名额更有限,每场限制20多人报名。活动性质也更特殊,为了让活动体验更好,需要收集观众更详细的信息和反馈。
例如,在姓名、手机号等基本信息之外,还会询问观众的兴趣爱好、报名原因等,让那些热爱艺术、真正想要参与活动的核心观众报上名,还能在分组时,兼顾同一组观众背景经历上的多样性,鼓励大家产生交流。
常规的做法是,让工作人员用微信一个个询问,或者通过普通问卷收集。但人一多就容易乱,不利于收集参与者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和评价;统计起来工作量也很大。
UCCA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发现企业微信「收集表」:
发布时,可以很方便地发到微信,观众在手机就能填写。还可以根据后台设置的各种问题类型、固定格式,自动检验观众填写的手机号位数、字数限制等,自动报错。
发布后,可以自动统计、自动生成表格,观众每填完一份,表格就自动更新一行,格式统一,不用再另外花时间汇总。
通过收集表,UCCA能在线下活动前,快速收集观众的报名信息,报名火爆时还能及时安排增加场次。还能在活动后第一时间,收集观众的反馈,及时改进下次的活动体验。
在数字化工具的帮助下,每年,UCCA都会举办数百场线下活动,让更多人都能亲近艺术、热爱艺术。
艺术既需要自由“创作”,也需要高效“协作”: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所做的,就是通过高效协作,让艺术项目得到最完美的呈现,让好的艺术被更多人看到。
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能帮助艺术文创行业,对内提升组织协作效率,对外连接观众、社会和更广的生态。
艺术和数字化,感性和理性,不妨携手。
更多企业微信操作及功能应用,欢迎咨询400-66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