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高等院校国之重器,目前社会赋予高校的三大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发展科技、服务社会。高校三大社会职责都离不开实验室建设,一个管理完善先进的实验室体系是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科技的重要平台,也是科教兴国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随着国家在高等院校及科研方面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各高校实验室建设飞速发展,规模和种类日益扩增,各种设备的负责性和种类逐年增加,高校实验室管理建设,特别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逐年提高,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就是实验室管理落后于飞速发展的实验室建设造成的。
目前我国各高校也基本配备了相关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运用和操作中却表现不佳,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执行问题,尤其是高校中每年均有大量的新生走进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建立和安全细节的培训需要不断更新,仅仅依靠实验室准入、考试、培训讲座等方式是不够的,只有把实验室安全建设成一种校园文化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强化和灌输,将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培训制度有机的串联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的起到,下文将从事故原因入手,结合行为分析最后给出基于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解决对策。
一、实验室安全事故原因统计及分类
董继业等人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事故查询系统及百度等网络搜索分析46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得出学生引起的事故共计41起占总数的89%。在46起实验室安全事故中,多数事故由人引起,其中实验人员不规范的操作多达8类,共出现了46次,因此对实验操作人员尤其是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安全事故行为分析及对策
高校实验室安全一项涉及到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①工作碎片化,安全问题可能出现在实验相关的任何环节;②实验室安全管理无头绪,缺乏系统性安全教育和统筹规划;③提前预防不足,事中监管不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相关激励措施,安全事故发生后划分职责不明确;④管理力量薄弱,不注重部门之间的协同联通,缺乏整体性,特别是缺乏安全文化观的孕育以及专业的安全培训知识。
从安全行为的“2-4”事故致因链分析可将以上文体划分为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两个方面,其中又分为不安全工作、习惯行为、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建设四个阶段。
1、个人行为
实验人员安全习惯不佳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最重要原因,一般包括:不了解设备的原理,操作方法;不熟悉使用的实验材料(例如化学品的SDS安全性、生物样品的生物危害性等);不了解废弃物的无害化正确处理方式(例如病原菌灭菌、化学品无害化处理等);水电安全意识薄弱;实验人员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重实验轻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前未对实验室环境做详细了解;实验中为了省时省力或节省实验材料更改实验条件,不按安全规范操作等行为。
具体看来这些致命的坏习惯可以概括为“不会”和“不在乎”两个方面,因此个人行为是管理不利和安全文化建设缺失的具体表现。因此需要建设以制度为核心的强制规范和以安全文化为核心的素质培养。
2、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人员安全习惯不佳、安全意识不到位的外因是管理体系薄弱,没有形成强大的监督、预警、激励和惩罚。一般说来表现为体系文件不健全、过时;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监管流于形式;没有适当的激励和惩罚;缺少化学药品监管;设备安全说明可操作性不强;缺少排查和整改制度。因此安全管理体系的不足是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三、安全文化建设
实验室安全隐患因人而起,因此要想做好安全工作就必须以人为本,组织行为学原理认为——组织行为为组织文化所导向,因此安全隐患的发生又可以理解为实验室操作人员(师生)没有理解或不接受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内涵可表述为安全培训和安全理念的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在此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借鉴杜邦公司的十大安全理念:①安全管理——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②明确责任——各个层次的管理层对自身的安全管理负责;③加强学习抓落实——所有安全隐患均可控制;④高度重视——安全是被雇佣的一个条件;⑤重视培训准入制度——所有员工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⑥定期巡查——各级负责人必须进行各级别的安全检查;⑦及时处理——发现问题必须即时整改;⑧以人为本——工作中和工作外的安全同样重要;⑨安全本身就是生产力——良好的安全就是一个好生意;⑩全员参与——所有员工直接参与。
从杜邦的十大安全理念来看杜邦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安全责任制,即将安全提到了跟生产、经营、管理同样重要的地位,而具体实现方法则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全员参与、全员学习、全员负责。
依照杜邦的十大安全理念,结合高校目前的实验室条件要想做好实验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四点入手:
1、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部分高校没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体系,例如生化、化学类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应该与机电类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采用不同的管理流程,而部分高校还处于一部文件管全校的局面。此外实验室制度建设没有统一性,安全管理网络不完善,大多由保卫处或设备处负责,而其中的具体工作人员也大多缺乏学科专业知识,例如生物安全,危险化学品等的实验操作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因此需要在理清程序的基础上由学校统一监管各院系实验室制订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纳入统一管理,做到突出专业差异的情况下统一管理。要想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必须落实各级别的安全责任。
2、安全责任体系
由于高校实验室的数量多,专业性强,学校没有统一管理的技术能力,因此各学院研究所要作为各自实验室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建立“校级—院级—实验室”三级管理责任体系。学校顶层设计成立校级安全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以学术委员会为基础的专家咨询小组,提供校级监管的技术支持力量。各学院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制订符合自己专业建设的安全管理系提,建立院长负责以各具体实验室负责人为主的安全委员会,负责完善制度、日常监管、巡查、制订实施培养计划等。最底层的实验室,负责落实具体管理任务,由所在房间的安全责任人负责。在三级管理责任体系中,各级应明确责任划分签订责任书,突出责任性和技术性。
3、安全培训及准入
各学院需要依照自身实验特点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准入制度和培训计划。各学院需要对新生开设实验室安全相关教育的选修课或必修课,学生必须修够一定的“安全积分”才有资格进入实验室。在每一堂实验课中强调本堂课中涉及的安全知识,将安全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融为一体,在实验课考试中安排占固定分数比例的安全相关题目。平时由学院安全委员会组织举行不定期安全讲座。并建立微信、微博等多维度多体系的安全文化氛围。
4、安全文化建设
仅靠安全培训和课堂教育只能客观上起到单向灌输式教育。要想建立起良好的安全习惯和安全素养需要多维度多体系的安全文化建设,应该结合传播学原理和当代大学生生活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室安全主题活动,将实验室安全理念融入到师生的行为习惯中去。
(1)实验室安全主题活动月
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的宣传优势,将学生从被教育者变为主动学习者,结合教学实践、创新学分等形式开展活动。举办包括安全预案演练、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征集“实验室安全标语”活动,设计具有主题特色的宣传海报、展板和横幅等,在校园内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开展实验室不规范行为随手拍全民监督活动,将实验室不规范行为与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班级荣誉等结合起来,突出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2)多维度互动宣传
发挥辅导员和团总支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时通过多途径方式,如实验室安全简讯、校情参考、校报和校园网新闻等,建立实验室安全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全体学生推送安全相关内容。